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老师(1 / 5)

虽然提了要出国的事情,但是沈春雨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依然在不断地做资料的搬运工。

以往她确实知道国内工业刚起步的时候基础很差,航天器部分核心部件苦于工业水平,甚至只能由高级工人一锤一锤手敲出来,让人钦佩的同时也令人心酸。

但是,真正见到这时候国内工业水平的时候,她才知道这个很差到底是差到什么程度。

深知难度的同时,沈春雨也庆幸来的是自己,是不那么“专精”的自己。

事情有轻重缓急,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工作效率,虽然首长们给她派了书记员来记录相关资料,但是这些书记员终究不是相关学科出身,对资料的理解能力不强,有时候会出错,二次核对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少。

当然,就算是同学科背景,她现在拿出来的东西都不是超前了,七十年代个人电脑的概念刚提出,81年才有首款个人电脑的商品出现,国内学者现在顶多知道有这么个东西。

至于使用,这时候宝贵的外汇不可能花在这件事情上。

她拿出来的东西就好像现在跟这些学者谈信息学,没见过驴和马怎么想象它们还能生个骡子出来。

这些东西当然也要给人解释,但不是现在,时间太宝贵了,先要有,再谈应用。

思考再三,沈春雨决定先搓台电脑出来,提高自己把在系统里验证过可行性的资料搬出来的效率。

至于手搓电脑的过程么,她也在系统的实验室里做过一次了,系统也是狗,非签到物品验证想使用实验室的材料需要按使用时间付费。

沈春雨现在是富了,签到点随着她不断地搬运各种资料已经多了很多个零,但是,富了和她要挨宰是两个概念。

所以,她一直卡着第一次签到所获得的火车头验证环节,零件什么的都加工了出来,就是不组装提交,疯狂卡系统的bug。

原本庞大的实验室现在堆了不少跟火车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东西,原本应该是主角的火车头彻底成了路人甲。

系统不知道是不在意还是怎么的,就跟不知道沈春雨的卡bug行为一样,从未对她这种行为进行干预。

她偏向于系统不介意而不是不知道,毕竟她后来又把当时绑定系统的条款翻出来重新看了一遍,结合那次强制进行的道德学习,也算了解了更多东西。

不同版本的电脑她在实验室里搓了三台出来,思来想去,她还是选择了技术难度更低的这款。

搓电脑的最终目的还是能在外界环境进行复现,对于国内现在的生产环境来说,因为经济极其的不富裕,所以有限的资金应该放在更加急需的内容上,而对新产业的开发是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投入的,这个投入前期当中有一大部分就是用于各种实验。

而计算机的开发可以节省一大部分有关实验的资金和资源的使用,以太平洋对面的阿美里卡正在进行的登月以及灯火的发射器相关实验为例,其实这时候他们非常多的资金,都花在了验证火箭的外形等部位的设计是否能够满足需要上。

也是因为这部分的资金消耗的实在有些过于大了,所以他们一度停止了非常多的计划。

但是以后续的眼光来看,其实现在这个阶段需要实地完成验证的内容很多,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来进行完成,那么就节省了非常多的资金,如果运用的合理得当的话,成本甚至可以压缩到不到1/4。

像这个年代我们迫于资金所停止的两方面的研究,一个是从东方红1号衍生的载人航天计划,一个是仓促下马的运10,这两个被迫下马的项目基本上都与经济成本以及设计验证难度有关。

这两个还是沈春雨非常关注的,有关于航空航天的项目,按照这样的情况进行,估计在其他的她所不了解的项目当中,因为经济原因被迫下马的,一定会有更多。

其实我们的高层是具有非常高瞻远瞩的目光的,一切以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为主。

即使和世界顶尖水平相比,我们目前制造的产品相对来说会更加落后,但是首先我们至少需要拥有相关的产业链,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攻坚。

选择走这样一条厚积薄发的路线,那么就代表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没有办法拥有那么高精尖的产品,而且初期的变现能力相对来说也会比较弱。

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制造完整的产业链对国家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这个东西不管好不好,首先我们要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陷入到只能买不能造的怪圈当中去。

同在东亚的其他两个国家,就是因为非常容易的能够参与到高精尖产品的制造当中去,从而被限制了自主设计建造的能力。

以日子过得不错的国家为例,他们其实和两大商业飞机制造公司都有非常深度的合作,一度成为了两家公司为了开拓市场而拉拢的对象。

但是他们在其中所能参与的部分,还是非常的具有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