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iscovery of such a molecule could provide a chemical to prevent swarms of the insects and……”
“停一下,停一下,”图书馆外文借阅室里,简渊打断了正在小声读报纸的康杜若,纠正她道,“The discovery of such a molecule could provide a chemical……注意停顿,我们说中文都会自然停顿,英文也一样,念的时候就要意识到结构,不然你不嫌喘不过来气?”
康杜若重新看了遍那段英文,又开口念了一遍,照样没有停顿,而且语速更快,不错一字,末了朝简渊眨了眨眼:“我觉得还喘得过来。”
面对她揶揄的小表情,简渊好笑地叹了口气,继续刷起自己的卷子。
他给康杜若开小灶已经两个月了。高二的课程忙,简渊的课外活动又多,两人放学时多半没空,就只能在双休日泡在大学图书馆里自修。康杜若原本对占用简渊的周末时间很过意不去,但简渊是真的热心而不是敷衍。康杜若也就不再客气,唯有以尽快提高英语成绩来感谢简渊的帮忙。
简渊告诉康杜若,格致的英语考试题有一多半都是从英文广播和时政报纸上节选的,为的就是让学生把英语学成一种开阔视野的技能,学以致用而不是死记硬背。于是,他替康杜若在外文借阅室里翻找报纸期刊,帮她归纳最容易被考到的题材,推荐值得长期阅读的报纸。康杜如的底子本来就不差,很快就摸清了英语考题的套路,面对着和外文报导异曲同工的阅读题时,终于不再一头雾水了。
不过学霸的学习就是这样,永远望向更高的山头。就这么辅导了一段时间后,简渊又对她的英语口语提出了意见,要她把口音练标准。
“发音就高考的口语考试用一次,会念就行,投入太多时间的话回报不大。”在被简渊连着纠正了几次发音和节奏后,康杜若有些不以为然。
“你这么想,就太狭隘了。”简渊反驳道。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也发现了,康杜若属于特别针对应试的那种学生,精力只往刀刃上使。她并不擅长特别难或偏的题目,但基本功非常扎实,不该丢分的地方一分不丢,所以不管考试难度是高是低,对她的影响都不大,考点内的她根本不怕,偶有出题思路古怪的,反正她不行,别人也不行。
但简渊的学习习惯不是这样,他处在格致这种以培养世界性人才为宗旨的学校,接受的是更开放的教育,所以说:“我们将来都是要留学的,英语就是我们赖以为生的语言,怎么能只为了应付高考。你口语说的外国人听不懂,那跟不会有什么区别?”
“……留学,”康杜若第一次听简渊提起这个话题,好奇道,“你已经确定要考国外的大学了吗?”
“是呀,我爷爷、爸妈还有亲戚们都接受过西方教育,我肯定也是要出去的。只是我爸觉得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所以才让我读到高中,否则我可能早就留学了。”简渊一边做英语填空一边说。说完半天没听到康杜若的反应,不禁抬眼瞅了她一眼,只见她咬着笔头,一脸沉思。
“你呢,打算出去吗?”他顺口问道。
康杜若想了半晌,缓缓开口:“我还没想过……我一直以北大和清华为目标的。”
确实,当她还在县里的初中读书时,她觉得读北大或清华就是最好的选择了。除此之外,她没想过更多的事情,因为从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到全国首都,就是她脑海里最远的路,那是连她的父亲——毕业于省重点大学的父亲都没走过的远路。可是简渊像说家常便饭般的一句“留学”,为她打开了一扇更大的门,她忽然意识到世界外还有世界,自己的路不够远,还远远不够远。
“留学很难吗,要怎么弄呢?”她追问简渊,胸内忽然被点燃了一团火苗,充满了畅想。
“说难也不难,其实也是考试。”见她有兴趣,简渊热情地介绍起来,“考试无非就是托福,但申请简历也很重要,国外的大学更看重个人的研究能力,所以你不能只专注于考试分数。”
“那你要考哪里,你想好了吗?”
“of course,”简渊转了转手里的笔,“我打算考普林斯顿。”
康杜若压根没听过普林斯顿,暗暗有些惭愧。她就只知道哈佛、牛津和剑桥这种脍炙人口的学校,但是关于它们为什么好、好在哪儿,她其实一点概念也没有。
“普林斯顿是什么样的学校?”
“论文学院,它在藤校里算顶尖的了,所以我的第一目标就是它。而且我叔叔就是普林斯顿毕业的,小时候我们家去美国玩,他带我去过一次,我对它的印象特别好。”说到这,简渊就忍不住描绘起那所他向往的学校来,聊得绘声绘色,听得康杜若也如痴如醉。
“听起来真不错啊……”她有点意犹未尽,“可我从没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