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看出了李牧的战略意图, 白起也看了出来。 对打仗一窍不通的子楚,与自称是李牧唯一的弟子但完全对此摸不着头脑的嬴小政,乖乖来听卧病在床的白起讲课。 白起把地图铺到盖着被褥的腿上, 用苍老虚弱但又十分清晰镇定的声音道:“李牧此战的意图不是攻城略地,而是与我当初一样,消灭楚军的青壮兵力。” 朱襄看着白起在地图上划的线,一个词差点脱口而出。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 即先烈为保存力量,脱离围堵, 三万军队历时三个月, 辗转川、黔、滇边境, 在敌人四十万大军中穿插,歼灭了大量敌人有生力量,变被动为主动,绝境逢生的战役。 这是历史中顶尖的运动战教科书事例。 李牧现在所用的就是运动战! 中国古代与西方不同, 一直以步兵为主力。这并不是中国腹地无法养马,而是地形复杂, 水域繁多, 骑兵在许多地方都不能当主力作战,只能作为辅助。 战国时代已经有了具装骑兵,但未成为主流的原因也是如此。汉朝若不是为了征战匈奴, 也不会养十八万骑兵。 西欧大部分都是平原,匈奴等胡人居住的地方是草原, 这种地形骑兵才能跑起来, 发挥出骑兵完全的战力。 李牧镇守雁门郡,对手是包括匈奴在内的北方胡人。他的精锐兵力一直是以骑兵为主。 当朱襄给他打造了马镫马蹄铁之后,李牧这支骑兵越发精悍, 在翻山越岭的高难地形中不断磨砺。 江淮平原是中原腹地难得的可以任由骑兵驰骋的地形。 后世靖康耻时,就是北宋被金兵铁骑一路往南赶,顺利得金军统帅都有点懵。 现在李牧在金国铁骑跑起来之前,先给了楚国人一点小小的骑兵运动战震撼。 楚国现在正在内乱,叛军和楚王军队加上后勤部队至少五六十万,还有许多镇守城池。 李牧穿插在楚国的叛军和楚王军队中间,常常与对方擦肩而过,待对方探到李牧骑兵时,李牧已经跑得没影了。 楚兵在李牧身后追,从南追到北,从北追到南,还要警惕长江任何一座城池,南北东西战线拉得极长。 楚王军队和叛军本就相互警惕,无法派出大部队去追击李牧。但他们凑来凑去,各自至少也能凑个十万人。 李牧完全放弃了后勤,骑兵全是精锐,补给靠着攻城略地自给自足。如此极端的情况,他们偏偏就能在一十多万的追剿部队中穿插自如,每每都能攻入城池,完成休憩和补给。 围剿李牧骑兵的楚军总是在李牧已经休息了两三日后才姗姗来迟,给李牧以充分补给的时间。 通过不断行军扩大战场,拉长战线,迫使敌人分散兵力战线,在自己身后疲于奔命,然后掉转头来集中优势兵力去打已经分散和疲惫的敌人,以达成以少胜多,消灭敌方有生力量,把握战场主动权。这就是运动战。 道理很简单,每一次行军路线改变都要考验一次领兵者的能力。所以敢用运动战的人,绝对是最顶尖的将领。 李牧在没认识朱襄的时间线中,就对秦国用过运动战。 李牧大败秦军的两场战役,一场是肥之战,一场是番吾之战。肥之战是普通的坚守反击,番吾之战就是李牧运用骑兵的机动性,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大败秦军。 和朱襄认识之后,朱襄帮李牧完善骑兵时,没少和李牧吹牛骑兵战术和后世运动战。 这些战术若直接照搬,百分百失败,恐怕纸上谈兵的帽子要落在朱襄头上。但李牧从朱襄那些不怎么符合实际的吹牛中,硬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如李牧这种青史留名的名将,并非以武力值统军。他们永远都在进步,越老越会带兵。 李牧现在还不能打,作战风格也已经趋于成熟。现在他完全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等等,他现在才完全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吗?”子楚不敢置信,“他率领舟师与楚国划江而治的时候不算展现风采?” 嬴小政鼓着眼睛:“老师却北胡十几万大军是不算展现风采?” 白起干咳一声,失笑道:“不算。胡人宵小,七国任意一位将领领兵,只要后勤跟得上,都能获胜;舟师虽利,但世人多称赞战船神奇,忽视了李牧本身作战水平。直到现在,李牧仅用万余人马轻装上阵,便能将楚国玩弄于股掌之间。他这才展现出自身本事。” 胡人什么东西?中原国家虽警惕,又轻视。 舟师获胜靠的是从未见过的神兵利器,许多人都觉得我上我也行。 而这次,李牧率领的骑兵,除了马和身上的刀剑弓|弩什么都没有,天下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