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两份考卷,齐嗣南一手馆阁体练的出神入化,行文流畅,引经据典,言之有物不失为科举考场上的佳作,能得此名次并不奇怪。 只是这白行之,颇为奇怪。 不知怎么回事,白行之笔力虚浮,行文算是流畅,但卷面整体落了下乘,文章破题角度过于新颖,略显偏离主题,落选也是当然。 李元景自幼受朝中大儒教诲,对科举撰文的风格也有了解,这两份试卷评阅不可谓不公正。 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大家对结果都包邮莫名的怀疑,但也不过是些猜测,并无实据,况且事实也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自然便不用理会风言风语。 民众对于春闱的榜单有所怀疑本不是什么大事,然而这一次,事情却莫名朝着不受控制的方向发展起来。 科举放榜之后,人们心下略有些疑惑,但大都是为白行之感到惋惜,又对着新崛起的齐家小子充满了好奇与探究。 但不知从哪里传起了一股谣言,称齐嗣南乃是利用世家权柄强行占了白行之的位置,考官交换了两人的试卷,如此让人大跌眼镜的言论甚嚣尘上,竟然隐隐有传开了的趋势。 民众们似乎总对世家豪门各种各样的新闻感兴趣,无论什么荒唐的传言都能叫人说得像真的般,还总是有人对此深信不疑。 放榜之后不过一旬日的时间,这样的言论便愈发多了起来,甚至还私下有人传此乃八皇子李元茂所为,称他意图回京争夺太子之位。 此事一旦涉及到皇权吗,便不容轻忽,甚至连今日早朝,麟玺帝都问了一嘴,将一众文官问得面面相觑,连久不上朝的齐旻都一反常态的被皇帝召见。 更令人疑惑的是,事件的当事人,白行之自科考放榜之后,他从未去榜前看过,仿佛早已知道这般结果,至今仍住在自己租住的小院,未曾露过面。 百姓们听闻此事,更是觉得此地无银三百两,一时间,京城里流言四起。 一桩桩一件件,被有心人关联起来,便像是在快要煮沸的水上,平添了一把柴火,顿时沸腾起来,这一把火,不可避免的烧到了李元景的身上。 宋挽也早就听说了此事,茶馆酒楼向来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早在放榜当日,临安入府报账时便提起过此事,宋挽当时还不甚在意。 没想到后来竟越演越烈,事情一发不可收拾了,这次春闱前十名全是世家子弟,包含关季,顾宗林等人,百姓们干脆将其全部列为了怀疑名单。 李元景这几日上下奔走,调查事情的始末,这谣言传的如此快,背后一定有人推手,那此人的目的究竟为何? 白日里在府里见不到人影,晚上回来也多半到了后半夜,宋挽早便睡下了,只每天早上起来,摸摸床边的余温,才知道他昨晚回来过。 张太傅和陆少濂也都因为此事受了波及,出门难免叫人围观,甚至还有刁民敢当街辱骂,扔些臭鸡蛋烂叶子以示愤慨。 张太傅本就年事已高,听说了此事更是一病不起,连皇帝都亲自过府看望。 陆少濂这段时间连国子监也不敢去,只能呆在家里,府衙还专门派了禁卫护卫。 甚至有人大言不惭地说今年春闱是世家子弟的游戏场,他们这些普通家庭出身就是来当个陪练。 此言一出,连当朝首辅杨荣都被牵连了进来。 当今内阁首辅杨荣,出身平民,自幼天资聪颖,好读书,一路依靠着惜才的书院老师资助,最终在二十五岁那年,一举中了状元,成为当朝第一个连中三元之人。 紧接着便是他一生坦荡的官途,一路扶摇直上,坐上了内阁首辅之位,论天下政事。 一生传奇的他,至今仍不忘初心,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改革,一系列举措皆是为民造福,深受百姓爱戴。 这些日子,便有不少人在杨荣府邸前喊冤叫屈,甚至还在其上朝路上意欲拦截,状告此事。 一时间,朝廷上下都为了此事被搅得不得安宁。 麟玺帝一开始并未重视此事,直到朝廷重臣接二连三的受了波及,帝王的嗅觉一向敏感,一时震怒。 首当其冲的便是李元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