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下雪了,一天!> 西北火烧云(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西北火烧云(2)(1 / 3)

张老师现在看起来有点儿黑瘦,但是依稀能看到当年遗留的风华。一个风华正茂的美丽女子把人生最好的年华献给山路交阻的大山,这叫谁听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也无法理解。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从见到张老师开始,笑容从未在她脸上消失过,可见她是真正热爱这份事业,热爱这里的大山和这里的孩子。

我问张老师:“这里条件这么艰苦,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没想过出去吗?”

张老师说:“在决定留下来的那天我就没想过出去。在这里教孩子们使我感到快乐和满足,让我有成就感,让我觉得自己的一生没有白过。外面的世界虽然很好,能穿好看的,能吃好吃的,但是除了这些怎么样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呢?我找不到。三十多年前的那天我们正要回去高考,可我突然问自己回去高考不就是为了做贡献吗,而我现在做的不就是我高考的目的吗?也是那时我才意识到我已经离不开这里了,只有在这里我心里才感觉踏实,再苦再累也觉得没有什么。”

张老师用平静的语气说这些话,似乎是在陈述一件平淡无奇的事。尽管我仍然不能理解张老师当时怀着怎样的心情决定留下,但我知道那一定不是容易下定的决心。我忽然觉得张老师身上似乎有某些东西和季季很相似,这一点就连小老六都私底下跟我说过。

老六感慨:“张老师您真伟大!”

张老师又咯咯笑起来:“我没有你们说的那么伟大,在这里教娃娃们我也获得很多快乐。”

我问:“教了这么多学生,就没有留下来当老师的吗?”

张老师说:“没有这么简单的,山里的孩子能读完小学就已经不容易,更别说到外面遥远的县城读初中、高中。”

老六问为什么。

“山里的孩子过来读书大都是为了识字认数,家长们觉得差不多了就让孩子们辍学,没有多余的经济条件供养读书的孩子,往往书读到一半就回去务农,要出一个人才太难。而且即使能读书读出去的,家里也不同意回来教书,工资太低,这里真的是太艰苦,谁又愿意待在这里浪费青春呢?其实这也是我们在这里的初衷和目的,我希望孩子们都能从这里走出去,走出大山,能够更多帮助到家庭,能够去外面过更精彩的人生,不希望他们被困在大山里过一辈子。”

我说:“您这想法听起来挺矛盾。”

张老师哈哈一笑:“有时候既希望有人来这里和我们一起教书,又不希望他们像我们一样奔着一生去。”

老六天真地说:“我觉得这里还不错呀,空气很新鲜。”

老二说:“傻孩子,过几天你就不这么想了。”

张老师说:“来这里的支教老师开始也有不少是说奔着一生去的,往往坚持不久就都离开。这我们能理解,即使有想留下来的也会让我劝走,我不想他们像我一样把所有的青春都留在这里。年轻人应该有更自由、更广阔的天空。所以对于季季、大海,我的想法还是一样的,你们能来、能留下来教书我和侯老师当然很高兴,留个三年、五年就行,人生能有一段这样的经历已经足够。”

季季撇撇嘴,不满地说:“那您还一个劲儿怂恿玉洁姐回来接您班?”

“玉洁姐是谁?”

“是我的女儿。现在在西安大学读研究生,跟你们一样再有半年不到就毕业了。半年前我就跟她说要她回来教书,好说歹说那丫头死活不肯。”

“那丫头心野得很哩!”侯老师忽然插了一句。火光映红了他那张黝黑的脸庞,他脸上洋溢着幸福和骄傲。

张老师说:“她从小就住在爷爷奶奶那里,被惯坏了,一点苦都吃不得。为这事我俩苦口婆心劝好久,愣是不为所动,还反过来劝我俩搬出去,也不晓得这丫头到底随我俩中哪一个咧。老实说我俩这样不遗余力地供她念书,目的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她能会来接我们的班继续教娃娃们,这可倒好!”

季季说:“张老师您这就有点儿不合适,玉洁姐好不容易念个研究生,您让她回这山沟沟教小学生,不是大材小用了吗!您总是亏待自己成全别人,但这对玉洁姐是不公平的,您这不叫伟大叫自私。”

我问季季:“你见过玉洁姐?”

季季说:“上次寒假她来看望张老师和侯老师,聊了聊。还说有空去北京找我玩。”

张老师叹气:“我们也是没有法子,我俩都老了,教不动了,再过两年就可能退休,到时候谁来教这里的娃娃呢,直叫人发愁哟。”

季季说:“我们不是来了嘛,您愁个什么劲儿。”

聊了两三个钟,张老师要季季和她一块儿睡,我们看见侯老师抱着一床破被子不知道到哪儿去。我和老六被安排和老二挤一屋。老二的屋子和娃娃们的宿舍同一个房间,只是个被几块木板隔开的更狭小的房间。炕上放着两床侯老师搬来的看上去还挺崭新的棉被,上边绣着的大红双喜和鸳鸯依旧鲜艳。我打趣说,敢情侯老师这是让我和老六入洞房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