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武侠修真>惜缘赋泪上妆> 第71章 广市之旅(三)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 广市之旅(三)(1 / 2)

“接下来,往这边走。”导游转身向西,不一会儿,一段约 200 多米的古城墙悄然映入眼帘,仿佛从岁月的长河中穿越而来,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这段城墙,逶迤伸展,宛如一条巨龙般匍匐在大地上,逐渐隐没在丛林深处。它虽不长,却足以勾起人们对那段遥远时光的无限遐想。城墙的砖石之间,仿佛还残留着古代工匠的汗水与智慧,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感。站在城墙下,仰望那斑驳的墙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古人卓越建筑技艺的由衷赞叹。

“追溯这段城墙的源头,它东起小北门,西迄大北门,全长约 1100 多米。虽然历经沧桑,如今已断断续续,但它依然横跨越秀山,成为广市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不仅仅是城墙的遗迹,更是广市悠久历史的见证者。”

“提及这段城墙的建造,就不得不提及明代初年的广市镇守者——朱亮祖。朱亮祖,这位明太祖朱元璋麾下的猛将,因战功卓著而被派往广市镇守。在洪武十三年(1380 年),他下令修建了这段城墙,旨在加强广市的防御能力,保障百姓的安居乐业。自那时起,这段城墙便屹立不倒,见证了广市数百年的风雨变迁。”

“历经 600 多年的风风雨雨,这段城墙依然屹立如初,只是多了几分岁月的痕迹。墙上的砖石早已被风雨侵蚀得斑驳陆离,但那份坚不可摧的意志却仿佛依然流淌在砖石之间。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城墙上,那份古老而庄重的气息便愈发浓郁,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在城墙的守护下,广市这座古城也历经了无数的辉煌与磨难。从明清时期的繁华市井,到近代的烽火连天,再到如今的现代化都市,广市始终保持着那份坚韧与包容。而这段城墙,就像是广市的灵魂,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起伏,承载着无数人的悲欢离合。”

导游热情洋溢地结束了对前一个景点的介绍,微笑着引导着游客们,带着他们向下一个目的地——镇海楼迈进。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众人在导游的带领下,踏上了这条青石铺就的小路,耳边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仿佛在为他们的旅程增添一丝生机。

导游时不时回头,确保每个人都紧跟其后,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准备在镇海楼前为大家讲述其背后的故事。随着大家的脚步,远处那座古老而雄伟的镇海楼逐渐显现,层层叠叠的飞檐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尤为壮观,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辉煌。

“镇海楼,这座矗立于岭南大地的巍峨建筑,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宏大的气势,被誉为岭南第一胜景。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广市这座千年古城的重要标志与象征。镇海楼,因其巍峨挺拔,楼高五层,故而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五层楼’。这一称呼,既是对其建筑特色的形象描绘,也是对其在历史长河中重要地位的一种认可。”

“追溯镇海楼的历史渊源,我们不得不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明朝初年。明洪武十三年,即公元 1380 年,正值大明王朝初建,国家百废待兴之际,永嘉侯朱亮祖奉旨来到了这片岭南热土,他在此地挥毫泼墨,筑起了这座雄伟的楼阁——望海楼。朱亮祖作为明朝的开国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自然非同小可。他选址建造望海楼,不仅是为了彰显国家的威仪,更是为了加强对海疆的防御与监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楼阁逐渐超越了其最初的军事功能,成为了一座集观赏、文化、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后来,人们又在楼阁之上题写了‘镇海楼’三个大字,寓意着此楼能够雄镇海疆,护佑一方平安。”

“镇海楼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矗立在广市的繁华之中,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兴衰起伏。到了 1956 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镇海楼被改为了广市博物馆。这一转变,不仅赋予了镇海楼新的使命与功能,也让更多的游客和市民有机会近距离地感受这座古老建筑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如今的镇海楼,依然是广市现存最完好、最具气势和最富民族特色的古建筑之一。它楼高 28 米,阔 31 米,共五层,每一层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与气息。从外观上看,镇海楼的建筑风格古朴独特,红墙绿瓦,似楼似塔,给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感觉。第一、二层楼体用红砂岩条石砌成,这些条石质地坚硬,历经风雨侵蚀而依然完好无损,彰显出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与卓越智慧。而三层以上则采用了砖墙结构,外墙逐层收减,形成了独特的轮廓线,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既稳重又不失灵动。”

“在镇海楼前,还着一对高达二米的红砂岩石狮。这对石狮雕刻得栩栩如生,形态威武,仿佛随时准备守护着这座楼阁的安全。它们不仅是镇海楼的忠实守卫,更是明朝时期雕刻艺术的瑰宝。每当游客们来到镇海楼前,总会忍不住驻足观赏这对石狮,感受它们所散发出的那份庄严与力量。”

“清初诗人屈大均曾对镇海楼有过这样的赞誉:“可以壮三成之观瞻,而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