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英明,臣正是崔浩。”那探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语气激动地说道,“臣世代受高丽王室恩惠,此次潜入隋营,实为劝降而来!”
杨广并未急于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崔浩,见对方微微点头,便示意那探子继续说下去。
“陛下,高丽国小民寡,本无意与隋朝为敌。奈何隋军势大,我王恐遭灭顶之灾,这才出此下策。如今隋军兵临城下,我王已知大势已去,愿率领高丽举国投降,只求陛下能饶恕高丽百姓性命!”
“你如何证明你所言非虚?”杨素上前一步,厉声问道。
崔浩从怀中掏出一块金牌,递给杨素,说道:“此乃我王信物,将军一看便知真假。”
杨素接过金牌,仔细辨认了一番,确认无误后,将其呈给了杨广。
“陛下,臣以为,高丽王既已表明降意,我军不妨顺势而为,接受其投降,如此一来,既可避免无谓的伤亡,又能尽快平定高丽,不失为上策。”于仲文上前进言道。
杨广点了点头,看向崔浩,问道:“崔先生,你可愿为我军带路,直捣高丽王城?”
“臣愿效犬马之劳!”崔浩毫不犹豫地答应道。
次日清晨,隋军拔营起寨,在崔浩的带领下,绕过高丽军队的重重防线,直奔高丽王城而去。高丽军队做梦也没想到,隋军竟然能够如此轻易地找到他们的破绽,待到反应过来时,隋军先锋部队已经兵临城下。
“杀啊!”韩擒虎一马当先,率领着隋军精锐,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高丽王城。高丽守军措手不及,顿时阵脚大乱,被隋军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城门被攻破,高丽王惊恐万状,仓皇逃窜。韩擒虎率领大军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直逼王宫。眼看隋军即将攻入王宫,高丽王绝望地瘫倒在地,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陛下,高丽已如风中残烛,我军只需再加一把火,便可将其彻底覆灭!”韩擒虎身披战甲,手持长枪,意气风发地站在杨广面前。
杨广微微一笑,目光深邃:“擒虎,穷寇莫追,传令下去,接受高丽投降,不可滥杀无辜。”
“陛下仁慈!”韩擒虎抱拳领命。
这一场大战,隋军赢得干脆利落,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这其中,除了隋军将士作战勇猛、指挥得当之外,杨素在后方的运筹帷幄也功不可没。
“粮草一日不至,则三军乏食;军械一日不达,则士气低落。”杨素深知后勤补给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他亲自督管粮草运输,确保前线将士能够得到充足的补给。不仅如此,他还建立了一套高效的情报网络,及时掌握战场动态,为杨广提供决策依据。
与此同时,于仲文也在为隋朝的胜利摇旗呐喊。他深谙舆论宣传之道,利用各种手段,向高丽百姓宣扬隋朝的正义性和胜利的必然性。他命人将隋军的政策张贴在城门口,向百姓们保证,只要放下武器,便可免遭杀戮,秋毫无犯。他还派人四处散播消息,宣扬隋朝皇帝杨广是一位仁慈英明的君主,他此番出兵高丽,并非是为了侵略扩张,而是为了解救高丽百姓于水火之中。
于仲文的宣传攻势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许多高丽百姓开始相信隋朝是来解救他们的,纷纷放弃抵抗,甚至主动为隋军带路。高丽军队的士气因此一落千丈,最终走向了崩溃。
战鼓声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隋军震耳欲聋的胜利欢呼。韩擒虎策马来到王宫前,只见宫门大开,高丽国王身着素服,颤巍巍地走下台阶,双手捧着一份金色的卷轴,卑躬屈膝地跪在杨广面前。
“罪臣高元,叩见天朝皇帝陛下。”高丽国王的声音颤抖着,他不敢抬头看杨广,生怕这位年轻的帝王会下令将他斩首示众。
杨广翻身下马,走到高丽国王面前,伸手接过那份沉甸甸的降表,缓缓展开。上面用汉字工工整整地写着高丽国王的请降书,字字句句都透露出他的恐惧和绝望。
“高元,”杨广的声音平静却威严,“你应该知道,朕此番御驾亲征,并非贪图你高丽的土地,而是为了结束这连年不断的战乱,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高丽国王的头更低了,他不敢说话,只是不停地磕头,额头与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响声。
“朕接受你的投降。”杨广将降表递给身旁的杨素,“从今日起,高丽便是我大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朕会派遣官员前来治理,推行与中原相同的律法和制度,让高丽百姓也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听到杨广的话,高丽国王心中五味杂陈。他既害怕隋朝的统治,又隐隐期待着隋朝能给高丽带来真正的和平。
“谢陛下隆恩!”高丽国王叩谢道,他明白,从今以后,他不再是一国之君,而只是隋朝的一名普通臣民。
高丽国王的请降仪式结束后,杨广下令在平壤城内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以庆祝隋军取得的辉煌胜利。这一日,阳光普照,隋军将士身穿崭新的盔甲,手持锋利的刀枪,迈着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