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边。
抗日武装与日本师团交战的地带。
这片区域河道交织,水流密集,多是水草泥沼,难以进行大规模行军。
此时,叶军长率领的部队,依靠复杂多变的地形,节节抵抗,延缓日本人的进攻。
不过日本人的武器火力太猛,一遇到战斗,立刻使用大量的重炮、迫击炮,对前进道路的所有地方,对抗日武装防守的阵线,进行一轮轮覆盖轰炸打击,所以叶军长等部的伤亡率极高,付出了无法想象的代价。
上万人的兵力,激战多日,如今剩下不到两个团,可战兵力勉强有5000人。
更主要的一点。
面对日本人不断疯狗式的推进,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根本没有什么好的应对办法。
又是一夜的惨烈激战。
天亮后,战斗终于平息了一段时间,敌我双方各自休整,养精蓄锐,准备下一轮的残酷恶战。
“叶军长,昨夜一战,我们又阵亡了上千人,现在能投入战斗的,只有3400人了,再这样打下去,用不了一天时间,我们这点人马,会全部打光。”对于团长梁龙的话,叶军长也是感到一阵头疼。
按照地下党的打仗策略,他们不应该跟敌人正面火拼,应该避其锋芒,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以小规模的战斗,换取自身的胜利。
可是叶军长这里,偏偏无法使用各种战术,只能硬扛,只能和敌人正面交火抵抗。
原因很简单。
日本人的目标,是要强势推进,杀入上海。
如果不在这外围地带防守,让三个日本师团进入上海,好不容易收复的这座城市,将会再次沦陷。
上海二次失守,结果将非常严重。
他们这支抗日武装,失去了基本盘,失去了后勤保障,到那时,他们还能去哪里?
和很多抗日游击队一样,在大山里转移,边打边撤,过着四处流浪的艰苦日子。
如此一来,他们还怎么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所以叶军长和叶枫的目的一致,不论付出多大代价,上海,一定要守住。
保住基本盘,保住这块地盘,才有更高的未来。
上海不丢失。
他们这支抗日武装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物资、兵员……
“梁团长,昨夜上海有情报发来,说是叶枫同志已经在集结部队,在赶来支援的路上。”
叶军长继续说道:
“我们的侦察兵,有没有掌握叶枫同志他们现在的具体位置?”
梁龙道,“按照行军路线,天亮前,师长他们已经能跟我们汇合一处,奇怪的是,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见到师长他们的影子。”
叶军长又问,“叶枫同志他们来了多少人?”
梁龙道,“按照情报组凌薇同志发来的信息,师长他们此次,有三个营,共计2500人左右。”
叶军长叹息一声,这点支援的兵力,远远不够啊!
他们两方加起来,也就6000名战士,勉强是两个团的编制人数。
敌人呢?
现在日本人的三个师团,还有超过60000人,十倍的人数差距啊!
每个战士,要杀死10个日本鬼子,才能赢下这场恶战。
这可能吗?
敌人的师团,可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是经历无数次战争的精锐。
他们手底下的兵,都是在上海招募的新兵,没有经过军事训练,也没有经过任何阵型、枪法、体能等等训练测试,很多人,只是打过一两次仗,战斗力并不强。
梁龙说道,“叶军长,我们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必须要想办法,既能阻挡敌人的进攻脚步,也要最大程度保存我们的有生力量。”
叶军长无奈一笑,说道,“这片鬼地方,看起来河流密布,其实地形平坦,没有可伏击的好地方啊!”
如果是地形复杂的大山,有陡峭的山岭,有狭窄的山谷,有阴暗野林等等,叶军长可以很自信的说,能布置几次伏击战斗,将敌人挡在大山当中。
现在呢?
哪怕你有再多的计谋策略,地势不行,还是相当于巧妇无米之炊的困境。
梁龙又问道,“叶军长,在开战前,师长他没有制定歼敌策略吗?”
叶军长道,“有,可是战场的局势,千变万化,也不知道我们两人制定的作战计划,最终能否顺利进行。”
当时在上海城里。
叶军长和叶枫两人,对于这场战争,研究了三天三夜。
可惜的是,谁也没想到,他们在杀敌的同时,自身的伤亡率超出了预计。
整整一个独立整编师,六个团的兵力。
现在不到两个团了。
这还是借助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