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嘣。”小希嘴里的薯片发出清脆声响,在大半夜里属实有点吓人,仿佛怪物在磨牙似的。
只是沉浸在剧情里的小希丝毫没感觉,她点开下一集继续看剧。
随着剧集的播放,后续情节随之缓缓展开。
京都百姓享受着南疆平定带来的岁月静好,各个坊间的繁华和喧闹见证着大梁的和平。
然而,赤焰军粮案好似炸响这份和平的导火索,市井中的百姓一无所知还维持着和气的氛围,但潜藏各处的阴暗人士已然是暗流涌动的局面。
镜头给到卓府,户部侍郎卓颜卿听闻儿子卓狄失踪逃跑的事,把手中茶杯摔在地上,很是气急败坏的样子。
“慈母多败儿!”他指责卓夫人。
“要不,请国公帮帮忙。”卓夫人焦急。
小希看着画面里的卓颜卿,嘟着嘴本想说一句:“暴露了吧,果然是坏蛋!”
但卓家夫妇接下来的几段回顾以往的对话,让小希又感慨万千。
卓家父子不和是真的,卓颜卿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家风也是真的,这也暗合一开始靖王帮穆霓凰调查卓家的结果。
卓狄一心想得到父亲的认可也是真的,但卓颜卿跟赤焰一案半毛钱都没关系却是让小希没想到的。
卓狄犯事,掉换军粮以致于赤焰前军被毒害,这是卓狄就算有十个脑袋都抵不了命的大罪。
当年卓狄慌张且极度恐惧,找到卓颜卿一五一十说了此事。
卓颜卿也没想到自己儿子愚蠢到干出这么一件事来,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只能想办法补救。
按理说,卓颜卿是行事光明磊落的好官,儿子犯下这么大事,大义灭亲不好吗?
卓家世世代代门风光正,如果卓狄事件案发,卓家的名望会一瞬间一落千丈。
正所谓做一辈子好事的人,用一件坏事就能将他毁灭殆尽。
就是这么个原因,卓颜卿要保住卓狄,也要稳住卓狄别再乱来,更要改变世人对卓狄的看法,亦有让满朝文武对自己儿子卓狄有所改观。
从不趋炎附势、从不阿谀奉承、从不结党营私、行事光明磊落的卓颜卿,在如此情况下便找到了左丞相宁国公谢玉帮忙。
右丞相王颂是先帝时期的老臣,当年梁帝萧选登基,提拔谢玉当左丞相,有萧选在,谢玉这个左丞相显然更有权势,这也是卓颜卿找谢玉帮忙的原因。
卓颜卿没有告诉谢玉有关卓狄犯下赤焰军粮案的事,只是说想让儿子走上正途,也就是仕途,但卓狄顽劣的性子整个朝堂的人皆知,这样的人当官有点难度,所以请谢玉出谋划策。
谢玉说了计策,让卓狄散尽家财先做好事两年,收获京都百姓的好名声。
这份计策,也暗合靖王给穆霓凰调查到的细节:清平六年,也是赤焰惨案后的两年间,卓狄在京都做尽了好事。
在此之后,卓狄从县丞,到县令,再到京兆尹,一切水到渠成。
谢玉的帮忙,让卓颜卿顺势站队在左丞相的势力队伍。
而卓颜卿的帮忙,表明他对卓狄的认可。
得到父亲的认可,是卓狄的梦想,从而也安抚下了恐慌的心态,从此之后性情大变,从顽劣之人成了一名为民分忧的好官。
只是这份认可,是卓颜卿真心实意,还是为了保住家风和卓家名望,这就看观众怎么解读了。
至于唆使卓狄调换军粮的人是谁,目前卓颜卿的剧情里没有说明。
且谢玉这位大丞相是否对此知情?目前看来也没暴露什么证明谢玉就是坏人的事。
“看错了啊。”小希感慨。
卓颜卿和言侯在楼船场景出场的画面,她就感觉这两个人都是坏蛋。
现在看来,这个卓颜卿并不坏,也跟赤焰惨案没任何关系,只是被自己儿子给坑了,做了后续违背本心的事,也犯下包庇罪犯的罪名。
依稀记得当时卓颜卿这个人物出场时,虽一脸正气,但说话总感觉没底气。
看完了卓颜卿的剧情,才知道这个人物为什么总有种有气无力的感觉。
原来,这是做了亏心事啊。
“演技真好。”小希不忘为老戏骨点个赞。
随着剧情的推进,当那一个账本在朝堂上公布出来后,当说明账本里的粮食记录是十年前的赤焰军粮后,当得知赤焰军粮被一分为十贩卖给各州共十家商行后……
“哗——”整个朝堂闻之色变,尽皆骇然。
虽然尚且不知这个账本里记载的是否是实情,还需跟记载里的十家商行一一对证,但这账本是从京兆府里收集到的,这真实性好像无需再去印证了。
搜查京兆府时,京兆府仆从丫鬟、衙役护卫、悬镜司众人等各方人士都在,就算幕后之人有心隐藏这个账本,也是有心无力,只能公布于朝堂。
这个账本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