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大明:自曝穿越后,一年平辽> 第三百四十七章 粮价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七章 粮价(1 / 2)

马车行驶在青石板路上,虽然快到阳春三月了,但京城的街道没有一丝春意。

寒风料峭的街上,来往行人匆匆,狗皮帽子上是以张张麻木的脸。

陆延叹了口气,放下车帘。

不多时,马车停到了鹤唳楼门前。

伙计瞧出这是东家的车驾连忙上前招呼。

陆延进了酒楼,发现鹤唳楼的生意也萧条了。

他制止了掌柜的招呼,自己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

旁边一桌商贾模样的几人,喝着小酒,一边谈天。

“你们可知道,城东的周记粮油铺子关门了,说是缺米,盐也缺!”

“这谁信呐,谁不知道这周记粮油铺是国丈家开的!便是全京城的粮油铺子关了,他家也不能缺!”

“你还真别说!今早我经过南城的时候,看到张记铺子也关了!”

“听闻啊,去年湖北大旱,粮食减产了,就连江南的粮价都涨了三成,更别说京城了!”

“还是王兄走南闯北,消息灵通!”

“瞧这样子,这粮价还得涨啊!”

“谁说不是呢!我等下回去就去买点屯起来!”

“哎,不对啊,就算是没粮食,但没听过这盐也会减产的!”

“你这就不懂了,这晒盐之法讲究天时,去年秋冬,天津和苏北阴雨连绵,没见几日好天光,这盐就减产了!”

“王兄果真博学!看来这盐也要屯!”

“走走!我也不喝了,这就去买米买盐去!”

“对对!可别迟了!”

几个人说着,纷纷起身去结账。

等到几人离开,陆延听到一声嗤笑。

“不过一些流言蜚语,竟然闹得满城风雨,这些奸商又要赚的盆满钵满了!”

陆延转头看去,就看到一个中年汉子独自坐在角落自斟自饮。

陆延眼前一亮,起身走了过去,“兄台好雅兴,不知可否同饮!”

那人抬起头,顿时满脸错愕:“伯,伯爷怎的在此?”

陆延笑着坐在他对面,取了双筷子,夹了一块麻辣毛肚,送入口中。

“呵呵,这鹤唳楼乃是我陆家产业,我过来看看。倒是伯雅竟然擅离职守跑到这里喝酒,才是奇怪!”陆延道。

孙传庭一愣,摇头苦笑一声。

“我倒是忘了。本以为来京城,可以大展拳脚但现在,这鸟官,不做也罢!”

孙传庭因功封顺天府府丞,原本和王应豸配合还算默契,但换上刘宗周之后,孙传庭是哪里都不得劲。

刘宗周满嘴就是修德治心,一心想要劝说皇帝先修德治心,亲近儒臣,这才是为治的根本。

超然远览,以尧舜之学,行尧舜之道。

崇祯求治心急,人才、饷粮、流寇、边患等常萦绕在心,希望群臣能拿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刘宗周却认为这些都是刑名之术,近于功利,人主应以仁义为本。

陆延喝了一口酒,“伯雅,何必为此饶神,可能刘宗周比你先走呢!”

孙传庭错愕了一下:“伯爷,在下虽然与刘府尹有嫌隙,但如此大可不必。”

陆延哈哈一笑,“你以为我要对刘宗周出手?”

“刘宗周只喜欢空谈,而陛下需要的是做实事的干才,他这样的人没办法在这个位置上待太久的。”

“如此么。”孙传庭不置可否。

陆延道:“伯雅对于京城粮油行关门之事如何看的?”

孙传庭正色起来:“据我所知,到昨日一共有十三家粮油行关门,都是宣称缺米缺盐。”

“在一定范围之内,已经造成了争抢粮食。”

“今日的粮价恐怕会进一步上涨。”

“伯雅以为,此事是真是假?”陆延问。

“当然是假的,否则伯爷这样经营大酒楼的东家,又怎么会安稳如山。”孙传庭笑道。

“哈哈,你怎的知道我是不是已经屯了一批粮食!”陆延笑了起来。

“那么伯爷真屯了粮食么?”

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两人出了酒楼,行了一段距离,便来到街尾,这里已经大排长龙,都是来买米的百姓。

“这些黑心的东西,竟然将米价抬到了九两!”

平常米价在每石纹银五两左右,如今几乎是翻番了。

如今米价上涨,反而让众多人争抢,像是迟了就买不到米了!

竟然还真是如此!

陆延就看到那些伙计将人请了出来,大声喊道。

“父老乡亲,实在不好意思,咱们张记粮行的米和盐都空了,只能关门了!”

“哎哎,你们简直胡说,这不是有米吗!”一个汉子指着麻袋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