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当街抢人(1 / 2)

只是系统虽然放了点水,但李楠青对于如何在这年代找到 “发家致富”的门路,还是毫无头绪。回想来之前的一腔热血和跃跃欲试,现在只觉得有点闹心。

按按有些酸胀的眉心,李楠青决定先回宾馆歇个午觉,等清醒些了,再出去踅摸踅摸门路。躺在宾馆的木板床上眯了大半个钟,拿起手机一看,正好1点半,日子也是11月28号周六,倒是和穿越来的时间一样。只是没有网啥娱乐也玩不了,她干脆就起身去公用的水房洗脸,打算再出去看看。

收拾好了正下楼,李楠青又遇见前台登记大姐,热情地冲她打招呼:“李小姐,要出去呀?”

李楠青也回以微笑:“是啊,正打算出去……咦,您手里拿的是今天的报纸吧,可以给我看看吗?”

前台大姐把报纸往她手里一塞:“本来就是要拿上来给你们的,随便看吧,看好放房间里就行了,不用带下来。”

李楠青这会也不急着出门了,就坐在前台的沙发上翻起报纸来。90年代的报纸普及面还是很广的,好多招聘的信息都会刊登在上面,所以刚才一看到大姐手里的报纸,她就想到要从上面找找机会了。只是翻遍了上头所有的招聘信息,都没看到理想的工作,李楠青看着外头明晃晃的大太阳,又喷了一遍防晒霜才撑着伞出去。

经历过一上午的挫折,她现在也不想着去什么厂里了,干脆就去路边的小店小摊试试运气,看看有没人要临时招个洗碗切菜的小工、帮手啥的。总不能白来一趟,啥事也没做,就躺在宾馆里等回去了吧?随便找个工打打,怎么的一天也能赚他个十块八块钱,剩下不够的,只能到时再找系统商量了。

李楠青撑着伞,往记忆里的十字马路走去。那边曾经是新城区没开发前,老城区最繁华热闹的地段,有各种卖衣服、电器、食物、杂货的大小店铺,一到周末总是堵得连自行车也要下来推着走,她就决定到这来碰碰运气。

李楠青先是看中了一家五金杂货铺,三开大店面,门口摆着拖布、扫帚一类的清洁用品,再往里走,货柜后面的架子上摆的可是一台台彩电和收音机,这在90年代怎么着也是个很有规模的大店了,应该是个能雇得起人的。

40多岁的店老板笑眯眯地迎上来:“姑娘,您要买点什么呀?我们这,不管是国产的熊猫彩电,还是霓虹国进口的松上、尼索品牌彩电,应有尽有,还有劳力力手表、彩虹缝纫机,都是最新到货的!”

李楠青觉得有点尴尬,可能人家老板见她穿得好,以为她是来消费的了。谁知道她一开口就是:“老板,您这缺人手吗?我是做市场营销和策划出身的,能洞察客户的需求,讲解产品的优点和卖点,促进产品销售……”

老板原本灿烂的笑脸瞬间由晴转阴:“不用不用,我们这不招人,你别挡着我做生意,赶紧走吧,走吧!”

李楠青只好讪讪地被赶出了门,再走几步看到了一间服装店,犹豫再三又走了进去。可是老板娘虽然态度好,意思也还是一样的:“不好意思啊,我们小店小本经营,暂时请不起人,你还是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李楠青一连吃了好几个闭门羹,不免有些心灰意冷,垂头丧气。走着走着,也不知怎么的,就转到了吊桥头菜场外。当年她跟着外婆住在人民路的一层半砖瓦房里,离吊桥头也就两百多米距离。要是外婆哪天在家没去早锻炼,没顺路带面包回来,李楠青就自己沿路去买点馒头包子,或是坐下吃一碗手打面,吃完就正好顺路去上学。

这会也正好是放学时间,背着书包,系着红领巾的小朋友三三两两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和小伙伴三五成群地结伴而行,有些是只一个人漫不经心地鹅行鸭路。李楠青忽然觉得有些感慨,这要是再晚个两三年过来,说不定还能看到自己是小学生时的样子了?

李楠青想得有些入神,没留神已经走到了一个弄堂口,冷不防弄堂深处忽然蹿出来一个人,把她撞撞了个趔趄,一个屁股墩就坐地上了。她还没来得及去细察“伤处”的伤情,一抬眼,却发现那个“始作俑者”撞了人就想跑,哪有这样的好事?她李楠青可不是被人欺负了只会嘤嘤嘤的柔弱小姑娘,即便撞倒她的人是个4、5岁模样的小男孩,她也得和人家好好说道说道,替他爸妈普及一下何为“责任”二字。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李楠青一个反手拽,就把那个撞倒她要跑的小男生拉了回来:“我说小朋友,你知不知道你这样的行为,是很不对的啊?做错了事呢,要勇于承担责任,而非撒腿一跑就了事。你这样的行为……”

那男孩却低着头不说话,手脚并用一个劲的挣扎,像头被困住的小兽似的想拼命挣开桎梏,那股子不要命似的劲头,倒是把李楠青看傻了。不是吧,她也没怎么人家啊,就才说了两句,不至于这么副要和她同归于尽的模样吧?

“哎哟,对不起对不起,我们家孩子不懂事,没把您衣服弄脏吧?”

二人正僵持间,身后忽然传来了一个中年女子的声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