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使团走了两日之后。
东方裕立刻又察觉到了不对的地方。
因为这两日走过来,走的好像根本就不是返回楼兰国的路!
焉耆国返回楼兰国的道路,应是先绕过一个名为“西海”的淡水大湖,然后沿着一条名为孔雀河的河流顺流而下,然而这回他们却并未经过西海,虽然同样是沿着河岸行走,却一直都是逆流而上。
觉察到情况不太对,东方裕立刻找到了同行的郭振,询问情况。
毕竟这一路都是郭振和两个楼兰国征召而来的向导在引路,他这个初来乍到的所谓“主使”只能言听计从。
“不对么?不对吧?对了吧?”
然而郭振的反应却像是少带了一半脑子一般迟钝,口中连说了几句体现汉语博大精深的车轱辘话,似乎直到现在都不曾意识到走错了路。
看着他这个样子,东方裕就没由来的血压升高。
这回焉耆之行,虽然证明刘据还是比较靠谱的。
但这個冼马郭振在东方裕眼中依旧很不靠谱……东方裕甚至怀疑刘据之前被废太子,这个郭振是不是“功不可没”,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材还留在身边做什么,等着养肥了过三朝的时候吃肉?
“连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都不对,你身为引路之人,竟毫无察觉?”
眼见郭振一副脑子不太好使的样子,东方裕心知犯不着和傻子纠缠,当即无奈的摆了摆手,懊恼道,
“罢了罢了,我不跟你说了,跟你说不清楚,殿下如今何在,我要见殿下!”
说起来,除了两日前离开焉耆王城的时候见了刘据一面,在那之后刘据似乎就再也没有露过面。
对此东方裕倒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这一路就算沿河而行,路上的风沙也不小,日头也十分毒辣,刘据又不便暴露身份,自是躲在马车里最为合适,不露面也合情合理。
结果郭振却依旧无动于衷,只是一脸憨笑的道:
“殿下正在歇息,恐怕不便见你。”
“歇息也要分什么事,如今你带领使团走错了路还不自知,我若不尽快向殿下说明,及时调转方向,难道还任由你乱来,将殿下带去凶险之境不成?”
东方裕语气不善的斥了几句,干脆不再理会郭振,抬脚便向车队后方走去,一边走一边大喊:
“殿下!殿下!”
这个使团不过数十人,马车也不过十余辆,他相信只要自己这么一喊,很快就能惊动刘据。
结果郭振见状却摇起了头,拦在东方裕面前:
“东方谒者,你喊破喉咙也没用,殿下已经随传信的信使先一步返回楼兰了。”
“此话何意?”
东方裕一愣。
“既然已经被你察觉,我也就不继续瞒着伱了。”
郭振这才收起方才那副迟钝憨厚的模样,看着东方裕的眼睛正色说道,
“如今我们走的的确不是返回楼兰的路,这条河也的确不是孔雀河,而是开都河,此行我们先不回楼兰,而是顺路前往龟兹国。”
“龟、龟兹?”
东方裕眼睛瞬间睁大了许多,脸上尽是惊疑之色,
“郭冼马,你给我说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殿下给我的任务不是只有出使焉耆么,为何忽然又要前往龟兹?”
即使此前东方裕从未来过西域,前些日子在楼兰时也曾听过龟兹国的大名。
这个国家与焉耆国西部接壤,是目前除了乌孙国之外,西域最强盛的小国之一。
龟兹国光是城池就有好几座,户六千九百,人口八万一千,胜兵二万一千,而且境内出铅矿铁矿,能够自己铸冶刀剑兵器。
另外,龟兹国亦是匈奴的附庸,并且与焉耆国不同。
当年霍去病河西之战中虽越过了焉耆山上百里,但其实是一路向北去了,并未波及龟兹国,而龟兹国也从未向大汉臣服。
因此出使龟兹国的凶险,无疑要比这次出使焉耆国更大,大出了好几个档次。
“东方谒者莫急,听我慢慢道来。”
郭振又不紧不慢的道,
“殿下说了,焉耆国西临龟兹国,如今大汉虽逼迫焉耆国臣服,但龟兹国与焉耆国同为吐火罗人为主,又如此临近怕有唇亡齿寒的担忧,加之恐怕亦有匈奴人怂恿蛊惑,不得不加以防范。”
“因此必须派出使者将其稳住,保证攻打姑师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此为‘远交近攻’之策。”
“而东方谒者在此次出使焉耆国的过程中,言语得当,有礼有节,临危不乱,不落大汉之威,正是担此重任的最佳人选。”
“请东方谒者千万不要辜负了殿下的信任。”
“……”
东方裕闻言差点哭出声来,欲哭无泪道:
“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