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靖难攻略> 第471章 西南事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1章 西南事终(2 / 4)

在民生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中,一场不算大的战事也在蓄势待发。

“去吧!”

两父子就迁都北京这一件事都吵了不知道多少次,更别提修撰《永乐大典》和下西洋、征交趾、灭思南田氏的事情了。

一个时辰后,朱高煦大步迈入了武英殿内,而桌上已经堆积了不少于二百份奏疏。

“哈哈哈……”听到朱高煦这话,朱棣知道自己没选错人,故此抖动马缰。

朱高煦身穿一身皇帝常服,面对朱棣的调侃,朱高煦也瞥了俩人一眼,对朱棣回应道:

似乎因为朱棣离去,故此许多大臣开始纷纷弹劾现任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以及左都御史陈瑛、御史覃珩等人。

眼看朱高煦没有驳回这些奏疏,故此上疏的大臣开始越来越多,最后弹劾他们的奏疏足有数百份之多。

面对这样的情况,朱高煦于四月初九下旨,召刑部给事中耿通查案,羁押纪纲、陈瑛、覃珩等三十余名官员。

四月十七,耿通上交奏疏,称在纪纲等人府中查抄账本三箱,牵扯官员六百余名,吏员二千余名,查获黄金十二箱,白银八十七箱,铜钱六百余箱,金银珠宝、古董字画等四十余箱,宅院别墅数十座,良田数万亩。

四月二十,耿通上奏纪纲、陈瑛等人收受贿赂,依《大明律》,理应剥皮充草,以儆效尤。

奏疏传至朱高煦面前,朱高煦以:“纪纲等人皆为先皇臣工,于国朝有功,死罪可免,故此将纪纲、陈瑛等人发配渤海长春府为庶民。”

朱高煦对纪纲的惩处,引起了耿通等官员的强烈不满。

在过去十七年时间里,纪纲和陈瑛害死的官员可不在少数,解缙都被纪纲令人埋雪而死,更何况其它份量不重的官员。

不过对此,朱高煦下旨令群臣不得再议,坚决执行自己先前的旨意。

见状,耿通等人也只能无奈闭嘴,毕竟现在的他们连自保都困难,如果不是朱高煦约束新政派,那党争兴许会提前二百年上演。

平衡的庙堂,让朱高煦可以从容的理政,针对性的对各省做出安排,例如当下……

“这次牵扯了几千人,查获的金银铜钱也不少,足有八百万贯之多。”

“有了这笔钱,北方的工业也可以更细致的安排了。”

武英殿内,朱高煦拿着户部递来的查获入库所得做出评价,户部尚书郭资闻言也作揖道:

“陛下,这笔钱其实可以用作西北铁路的修……”

“西北铁路确实要修建,但不是现在,等路线勘察好再说。”

朱高煦打断,随后将目光放到了郭资身旁坐着的工部尚书黄福身上。

“黄福,去岁让你前往陕西、甘肃找寻的矿藏,情况如何?”

“回陛下,咸宁县的大西沟铁矿已经找到,只等调配钱粮就可以募工开采。”黄福作揖回答道:

“此外,甘肃等府的铁矿、煤矿都已经找寻到,与大西沟铁矿一样,调配钱粮即可开采。”

黄福的回答让朱高煦满意颔首,山西及西北的矿,是西北富裕的基础。

这些矿很早就有人发现,只是因为运输不出去,故此没有大面积开采。

一旦有了铁路,那这些地方的资源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流入崤山以东的中原大地。

“先招募足够数量的铁矿工,对铁矿进行开采,同时修建水泥场、火药场来制作水泥和火药。”

“西北之地偏远,矿工工价不可能按照山西和北直隶的工价给,就按照每日百文拨给吧,至于水泥和火药则是按照每日五十文拨给。”

朱高煦给陕西和甘肃定下了工价,这让黄福不免作揖:“陛下,是否定太高了?”

黄福这话不假,在陕西和甘肃,当地工价十分便宜,哪怕是矿工工价,也鲜有超过每日四十文的。

现在官营进场,一给就是一百文一天,一年下来就是三十六贯半。

要知道即便是陕北这种荒僻之地,粮价也顶多就是每石五百文罢了。

按照朱高煦制定的工价,如果陕北开矿募工,一个矿工一年的收入就足够买七十三石米,足够养活十几口人。

以甘肃和陕西的人口,当地如果能提供三十万矿工岗位,那当地的百姓都能依靠矿产吃饱了。

至于水泥场和火药厂的工价,也基本比当地普通工人多出两倍多。

黄福知道从海外获取金银必须要以基建的方式发钱,但也不能这么发啊。

“就按照这個工价,反正朝廷还有赚头,只是赚多赚少罢了。”

“铁矿先开工,钱粮我会让户部调拨给你,你不用担心。”

朱高煦并不认为工价很高,或者说是国情不一样。

大明每年从海外流入的金银有七百余万贯,黄金存下后还有最少五百多万贯的资源可以铸钱使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