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本也不想这么麻烦,但这都是石嬷嬷教她的。
接圣旨,这可是大事,马虎不得的,若是哪里做的不好,失了礼数,让使团的人看了笑话,回去禀告到皇帝那里,丢的是他们家老大的脸,她可不能干。
吃过早饭,全家人又互相检查了一番有没有遗漏的,才跟着村长一起往祠堂去。
罗氏和文老汉走在最前面,文瑶和文娣一左一右的扶着罗氏,身后跟着两个儿媳妇牵着文英,再后面是石嬷嬷和杜嬷嬷。
文老汉身后跟着三个儿子,文修易牵着大头,在后面是以文俊为首的文家男丁。
一群人迎面走来,等在祠堂旁边的村里人连忙让开了路。
看着如今大变样的文家人,不得不说,跟他们真的是不一样了。
祠堂今日大门敞开,就连挂在祠堂里的红绸都换了新的,村里的每个人都守在祠堂旁边,就连平日里玩闹的孩童都此时都安安静静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喧哗。
村长派了人去官道那边等着的,很快,就有人跑回来了,一边跑还一边喊着来了来了。
很快,众人就听见了敲锣打鼓的声音。
村长那叫一个激动,这可是古桐村几百年来的头一回。
“都给我让开,让开,别挡着路,都给我站远点,别惊了使团大人们。”村长扯着嗓门吆喝,村民们不用他多说,自觉的往外开始退,将祠堂门口的位置全都让了出来,而他们也迎到了村口。
随着锣鼓声越来越近,罗氏握着文瑶的手也越发的收紧了。
“奶,放松点。”文瑶安抚老太太,好奇心的驱使下,她早就忘了紧张是什么,只知道自己总算能见证一下这古代的圣旨了,那可是圣旨啊,那带回去都是国宝级的东西。
罗氏也不想紧张啊,可是她活了一辈子,头一次遇到这么大的事,能不紧张吗?
不光她紧张,文家其他人也紧张的不行,但都只能咬牙硬撑着。
来宣旨的使团果然阵仗很大,又是敲锣打鼓,又是官兵开道,一辆马车走在中间,前前后后跟了好些骑着高头大马的侍卫,后面还有举大旗的,那阵仗,真的是要多风光有多风光了。
巡风本就是皇家侍卫,不过不在当值,便没有换上衣服,这会安安静静的跟在文家旁边。
很快宣旨的使团队在村口停了下来,马车的门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两个人。
一个是他们都见过的陈县令,一个唇红齿白,带着小帽,手拿拂尘的人。
文瑶偷偷的看了一眼,这就是古代的太监啊。
陈县令和太监下了马车,村长赶紧和文家人一起迎了上去。
几人刚要行礼,就听见那太监开口:“请问哪位是文先生。”声音软软的,轻声细气,听起来还挺温柔。
村长赶紧让开,文修易也从文老汉身后走了出来,行礼。
“学生便是。”
太监打量了他一番,回了个礼:“福王爷让咱家给先生问好。”
一句福王,也算是告诉文修易这是自己人,不用太紧张。
果不其然,文修易悬着的紧绷的心松了不少。
巡风在旁边笑了笑:“桂公公,没想到是你来跑这趟差。”这话随意的一旁的村长心口都提起来了,陈县令更是尴尬的陪着笑。
谁知桂公公根本就不恼,回是笑着回道:“那是,这可是咱家跟其他哥几个挤破了脑袋抢来的差事。”说完上上下下的扫视了好几下巡风,道:“若是让统领大人看见你现在这模样,少不了就是一顿罚。”
巡风耸耸肩,无所谓,美食当前没人能控制的住。
周围这么多人看着,两人也不好过多的叙旧,桂公公看了一眼陈县令。
陈县令秒懂:“那什么,接旨的地方可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准备好了,大人,贵人,这边请,就在本村祠堂。”村长连忙恭敬的回道。
桂公公一甩拂尘:“那便走吧,去祠堂。”说完又对文修易点了点头:“文先生,晚些时候细聊,福王爷可是让咱家给你带了话。”
“是。”文修易抱了抱拳。
两人重新回到马车上,到了祠堂。
一应全部准备完毕,桂公公恭敬的从马车里捧出一个精美的长盒子,一旁立马就有个小太监跑上前恭敬的接过捧好,好方便桂公公从里面将圣旨拿出来。
当那明黄的圣旨一路面,以文家为首,齐刷刷的就跪了一地。
桂公公那轻柔的声音陡然变得尖锐,便开始念。
文瑶跪在罗氏身边轻轻的靠着她,能感觉老太太的情绪,从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激动,这会都快跪不住了。
文瑶赶紧悄悄的撑了一把,给罗氏使了个眼色:这个时候可不能倒。
罗氏掐了自己一把,让自己稳了下来。
文瑶再偷偷看文老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