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镇南王(1 / 2)

这是有内侍第一时间将自己苏醒的消息禀报给了皇帝。

北宫是大秦商议国事的地方,不知道宣自己前去干什么。

在紫菀的服侍下,更衣洗漱后立即前往北宫。

“宣太子赢烈上殿。”

北宫殿外,一名太监高呼。

此时,赢烈身穿玄色蟒袍,腰系玉带,一头黑发如墨,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贵不可言。

还未进殿,便已经感受到了一股肃杀气氛。

“儿臣赢烈,拜见父皇。”

赢烈规规矩矩的对秦皇行礼。

秦皇顶戴旒冠,身着黑色九龙袍,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如水。

御史大夫严浩身穿紫色官袍,头戴高冠,一脸正气凛然,跪倒在秦皇面前。“陛下,太子遭天谴,此乃上天示警。赢烈太子已失天佑,若继续立其为储君,恐有祸国殃民之虞。臣斗胆请陛下废除赢烈太子之位,并将其斩杀,以平天怒。”

“还请陛下!另立储君!”严浩身后跪着的官员齐齐俯首。

赢烈看向严浩,他深知,此人乃二皇子赢轩的亲信,此次借机发作,显然是欲一举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

如此良机,严浩自然不会放弃。

赢烈身为太子,时常向秦皇君提出以民为本的建议,虽未被秦皇采纳,却也在朝廷和百姓中赢得了仁德的名声。

丞相王裕素来欣赏赢烈的仁德,此时站出来为太子说话:“陛下,太子性格含仁怀义,此次劝谏也是出于爱民之心。天威难测,岂能因一次意外便断定太子不祥?况且,储君乃国之根本,不可轻易动摇,望陛下三思。”

闻言,御史大夫李恬奋然起身,质问道:“丞相此言差矣,一个被上天施以雷罚之人,如何能担当国之储君。”

丞相王裕寸步不让。“严大夫,天威难测,我等凡人岂能擅自揣摩天意。此次,或许不过意外而已。”

严浩闻言,冷笑一声:“丞相所言差矣。太子遭雷劈后,上郡地震,陈郡洪水肆虐,此等异象难道不是太子不祥之兆?若让此等不祥之人继承大统,岂不是置秦国于危亡之地?”

话音刚落,又有声音响起,出声的正是咸阳中尉黄鑫,他冷笑道:“御史所言极是。上天降下雷罚,千古未闻,恐怕只有逆天而行之人才会遭此厄运。”

赢烈瞥了他一眼,心中明了,此人曾因贪赃枉法被自己参奏,却凭借收买后宫嫔妃在秦皇面前进言得已官复原职。

如今,他自然是怀恨在心,趁机落井下石。

秦皇目光炯炯,看着赢烈。“太子可有话说?”

赢烈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板,目光坚定地看着秦皇。他深深一礼,然后朗声说道:“儿臣自知,被雷劈中,引来了诸多非议。但儿臣心中无愧,更无逆天之举。儿臣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大秦的百姓,为了秦国的江山社稷。”

“至于御史大夫和中尉的指责,儿臣不愿过多辩解。是非曲直,自有公论。儿臣只愿父皇明察秋毫,不被小人所误。”

说到此处,赢烈微微一顿,然后继续说道:“至于再次攻打匈奴之事,儿臣确有异议。连年征战,百姓疲敝,此时再征发兵役,恐引起民变。儿臣恳请父皇,以百姓为重,暂停攻打匈奴。”

说到此处,赢烈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他抬起头,望向秦皇,眼中满是期待与恳求。

倒不是赢烈矫揉造作,现在两道灵魂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导致原身的一些想法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的这具灵魂。

不得不说原身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储君,推崇仁德,却不迂腐。

秦皇看着眼前的赢烈,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波澜。他想起赢烈的母亲,想起赢烈自幼便勤奋好学,仁孝恭顺。想到这些,秦皇心中一阵酸楚。虽然赢烈多次劝谏自己提出的政令,但也是出自为国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赢烈现在不过十八岁,但实际上也只是个大一点的孩子,却为秦国背负了那么多。

秦皇静静地坐着,目光在赢烈身上打量了许久,语气稍稍柔和了一些:“太子之言,朕已听闻。攻打匈奴之事,朕自有之决断,你不必多言。”

【劝谏秦皇停止征发徭役,奖励1000声望。】

系统的声音在赢烈的脑海中响起。

这时,二皇子赢柱从远处急匆匆跑来,扑通一声跪在秦皇面前。

"还请父皇饶了大哥,皇兄被雷击中不过是巧合而已,怎么能以此废除大哥太子之位。”

二皇子赢柱匍匐在地。

严浩抬起头:“二皇子敦厚贤德,顾及兄弟情深,本该称赞,但不该罔顾事实。自从太子被雷击中后,先是上郡地龙翻身,接着琅琊郡洪水肆虐。”

他看似在指责赢柱,实则在称赞他品德贤良。

二皇子赢柱跪着走到秦皇脚下,双眼通红的看着秦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