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章 愧里对峙(1 / 2)

函谷关的防守本便凶险,洛乾大军难以为继,函谷关一方也是苦苦支撑,只是偏逢屋漏连夜雨,又是一道坏消息传到了刘煜耳畔。

“都督,探子回报,大量粮草车队进入洛阳!”

“什么?是哪里来的粮草?!“

刘煜瞳孔一缩,大喝道,此时的他哪还有在长安面对洛乾之时的恭敬和温顺模样?

自得了洛宸任命,为关中天枢、天玑和天璇三军大都督之后,便是再也找不到半点讨好之色,其实无论是宋国公林瑾瑜亦或是雍国公李顺等人都知道,这位魏国公刘煜,可向来不是什么善茬,也是在阵中厮杀过来的,只是在长安时善于隐藏自身罢了。

“探子多方打探,应是从夏国运来的粮。”

那亲兵再次回道,话语中也带着些许不确定,毕竟情况紧急且实在是条件有限,打探到的情报也实在是有些模糊不清。

“夏国……夏国……三皇子!”

刘煜握紧拳头,心中恼怒。

冀州、徐州、兖州等地没有多少余粮可以调动他是知道的,而扬州那些地方倒是有粮,只是从那里调来路途崎岖且长,久便算了,沿途消耗还惊人。

若非对这些情况有着绝对的了解,他也不敢起兵!正是因为他知道天子大军撑不了多久的,只要扼守住函谷关,很快便能逼迫到天子妥协,要么东西二帝,要么成为太上皇。

无论如何对他都算得上是极其有利,但是现在一切都被打乱了,他千算万算都是没能想到从夏国那塞外之地调来粮草。

这也不能怪他忽视了此种可能,从古至今哪有这样的事情,这也算是开了先例了。

刘煜叫来督粮官,询问道:“我军粮草还能坚持多久?”

督粮官有些窘迫,回道:“不足一月。”

刘煜沉默了,虽然他心中大致也有估计,但是当真听到还是觉得烦闷和些许绝望。

“吩咐下去,减少饭量,一日两顿皆是如此。”

刘煜命令道,督粮官应声后匆匆离去。

刘煜看着对方的背影,心中像是有块石头压抑着。

减少饭食会带来什么后果他是一清二楚的,别的不说,军中士气定然下降,战力也是如此,虽说不至于挨饿,但是绝对算得上食不饱。

而且若是还继续削减下去,恐怕便会让士卒觉得大势已去,萌生投降之心。

本来对面便是天子大军,哪怕瞒着大军却也不可能半点风声都不走漏,总归是有影响,至于长安那位新天子,哪怕是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认,根本没有多少号召力。

不过这也正是他要的,没有多少威望的天子,才能更好的掌控,至少不会威胁到他们几家的权势。

“古人云,穷极思变,如此拖下去不是个办法,只是这变该如何去变?这时机何在?”

刘煜看着前面的函谷关地势图,来回踱步,不禁自言自语着……

——————

“为虎作伥,造反谋逆,若是此时迷途知返,开门投降,本都督定会禀明陛下,饶你一命!”

城墙之上,董云哈哈大笑,毫不以为意,甚至略带嘲讽的问道:“雍国公莫不是把我当做傻子?本都尉身负皇命,驻守愧里,定保愧里无虞,雍国公还是禀明洛阳天子怜悯天下百姓,莫在一意孤行了吧哈哈哈。”

“哼!”

雍国公李顺冷哼一声,却也是感觉实在难办,大军北上草原,突然接到陛下口谕,太子造反,令其速速回援,一开始还在想是不是有假,却也不敢耽搁,只是没想到返回之后发现事情比他想的还要严重许多。

洛阳那边怎么样他不清楚,但是函谷关迟迟没有被攻破便足以说明许多问题,至少函谷关那边情况也算不上好。

他这里也是如此,董云大军驻扎愧里,沿线布防,又在城外设置营寨,互为犄角,让他不敢轻举妄动,难以突破防线进入京兆之地。

兵法有云,十而围之,五而攻之,倍而分之。他兵力尚有六七万,兵力占优,却未必是碾压,他不清楚对方到底兵力几何,情报不说没有但是也是稀少的很。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从这些天的炊烟炉灶便是可以分析出,对方兵力至少不少于两三万,再是防守一方……攻下此城难难难。

“洛宸叛逆,也敢称天子?将军若是能够降了,也算是迷途知返,再随本都督生擒叛逆,陛下定然不会怪罪……”

“好了,雍国公莫在痴言痴语了,本都尉耳朵都听得起茧了,要战便战,不战便退去,何必在此饶舌?”

李顺还想再劝说一二,但是对方却一副不耐烦的模样,像是赶苍蝇一样挥了挥手,让李顺脸上一副猪肝色。

“麟哧所部提防大寨敌寇,其余人随我攻城!”

见劝降无效,对方已经是决定一条路走到底,他也不再多费口舌,直接下令攻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