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武侠修真>一句天青色等烟雨,把导师唱跪了> 第126章 咱们有这个文化底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咱们有这个文化底蕴(1 / 2)

“怎么回事,宋源不会是扛不住王凯粉丝压力,妥协了吧?”

“董志这么支持他,如果他这时候去迎合王凯,那也太伤董志的心了。”

“末将正欲战死,陛下何故先降啊!”

“其实于刚说得没错,宋源想反驳也没办法,在国外的确更看重的是曲。”

“难道这一期董志真的要输了?”

观众席响起一阵喧闹。

王凯脸上逐渐浮现笑容。

他有些得意地看了眼身旁的董志。

就在这时,他又感觉到镜头对准了他,笑容猛地凝固,装作若无其事的左顾右盼。

王凯心中对这个摄影师的族谱进行了无差别攻击。

从上一期开始,每到关键时刻,就把镜头对准自己,还有完没完了?

“虽然,在国外更看重编曲,但我想说的是,这里是内娱,是华语乐坛,而我们对于歌词的重视程度,不弱于编曲。”

喧闹声停了之后,宋源握着麦克风,看向王凯,“你这首歌,副歌部分完全就是一直重复同一句话,这在说唱界简直是‘震古烁今’!”

“同样是出自华国的古语,人家凌烟的歌曲就能字字不提四面楚歌,又字字在说四面都是狗仔的困境,批判不带脏字,甚至没有一个重复的句子。歌词当中不仅透露出凌烟无奈的情绪,也让大家看到他幽默面对媒体的一面。

整首歌曲的画面就像是007电影般的紧凑,象征着名利、女色的包裹人人都想要。

主旋律始终重复:我不可能再回头,我只能一直往前走。

而你的这首歌,之后大喊大叫同一句话,你不觉得尴尬吗?”

不待王凯反驳。

“你们说要看曲,好,《四面楚歌》的编曲使用合成音色,以快门声打底,使得整首歌曲在听觉上既丰富又和谐。

他的编曲风格还体现在能够写作贯穿全曲又毫不乏味的loop/riff,也就是重复的和弦旋律,这一点在《四面楚歌》中也有所体现,构成了整首歌的骨架和记忆点。

难道抛开歌词不谈,你的曲就能比得上凌烟吗?”

宋源又对着观众席,提高了语调。

“再回到歌词问题,咱们华国的文字,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深奥,是华国几千年传下来的文化,是咱们的骄傲,国外不看重词,但在国内必须看重歌词。

身为好的制作人,最重要的是做到用歌曲弘扬华国文化。

华国文字博大精深,咱们有这个文化底蕴,有无数优美的词句韵味,不发扬咱们的优势,为什么要去学国外的糟粕!”

说到后面,宋源激动得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目光盯着身旁的于刚,掷地有声地质问!

华国文字十万个,每一个都是古人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也是咱们最值得骄傲的文化底蕴。

而歌曲,作为目前非常主流的文化宣传渠道,要做的不是一味去迎合国外,去学国外的糟粕,而是应该发扬自己的文化,让大众了解自己的文化,建立属于华国的文化自信。

“我靠,突然就热血起来了!”

“宋源老师说得没错,华语乐坛应该要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一味地去学国外的东西,甚至还去学国外的糟粕!”

“骂得好,有些人就是认为外国月亮更圆,还不看歌词,不看歌词你特么怎么不做纯音乐!”

“笑死我了,歌词比不过,就非的去看曲,结果发现曲也是被吊打!”

“抱歉,华国文字就是这么屌,在华语乐坛,歌词不过关就别特么写歌,别把没文化当成个性!”

“跟凌烟老师比词曲,下辈子吧!”

“支持宋源老师,这个于刚就是偷换概念,他懂个屁的音乐!”

“还特么走国际路线,第一次见有人能把文盲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宋源这段话,说得台下观众热血沸腾!

于刚握着麦克风。

想要反驳。

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王凯脸色阴沉出水,他算是恨死这个宋源了,每期都针对他。

“林凯的编曲我可以给到85分以上,但歌词我给6分,综合表演下来我给到7分。”

为了不让歌手难看,评委们把7分设定为最低分,上一期顾源还给到72,这一期直接丝毫不给面子了。

“至于董志这首歌,于刚老师刚才给的评价我同样不认可,什么叫被说唱局限了,咱们节目本来就是唱说唱的,而且董志总共就唱了三首歌,你就了解他了?

董志今天的表演我依旧会给到95分,还是那句话,你是为说唱而生的歌手,不过这次我要再加一句,但并不代表你只能唱说唱!”

说完,宋源坐了下来。

镜头给了他一个特写,甚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