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192章 劫富而不济贫?富朝廷而不富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2章 劫富而不济贫?富朝廷而不富民(1 / 4)

第192章 劫富而不济贫?富朝廷而不富民?

六日后。

京东路地界,兖州官道上。

秋阳朗照,凉风微拂。

官道两侧的松杉郁郁苍苍,傲然挺立。

树丛中不时传来秋虫的鸣叫声。

赵祯自打出了开封府,便一直撩窗观景,笑容就未从脸上消失过。

欧阳修与苏良也甚是开怀。

这番秋日旷野之景,远比官衙中那一叠叠的案牍更令人心旷神怡。

就在这时。

车队突然停了下来。

欧阳修与苏良不由得从马车窗户中探出头来,看向赵祯的马车。

赵祯缓缓走下马车,来到路旁。

然后,他在张茂则的陪同下,朝着旁边的一处高坡走去。

欧阳修和苏良面带疑惑,也连忙下了马车。

此处官道甚是荒凉。

周边景致与其他地方并无差别,那高坡上也是杂草丛生,他们不知官家为何要去那里。

这时,护卫队长曹护快步走了过来。

“欧阳学士、苏御史,官家想在此处远远瞧一眼泰山,二位可先歇息片刻。”

欧阳修和苏良不由得同时朝着那高坡处望去。

高坡前方,有一道绵延起伏的山脉。

那个方向正是泰山。

欧阳修和苏良互视一眼,瞬间便明白了彼此的想法。

“此时,官家宜独处。”

泰山对赵祯的寓意与一般人完全不同。

自赵祯继位以来,朝臣们都会有意地规避“泰山”这个名字。

其主因。

便是当年宋真宗的“天书降神,泰山封禅”。

自真宗皇帝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民间争议不断,更有许多主战的官员认为此盟约乃是丧权辱国之举。

真宗皇帝担心自己在历史上留下污名,在数名佞臣的建议下,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场泰山封禅。

希望以泰山封禅粉饰太平。

但却演砸了!

自古以来,封禅泰山的都是什么人物?

有统一天下,开创帝制的始皇帝;有开疆扩土,威震百蛮的汉武帝;有建立东汉,光武中兴的光武帝;有开创永徽之治、灭高句丽、西突厥的唐高宗;有铸就开元盛世,恢复丝绸之路的唐玄宗。

能够前往泰山封禅的帝王。

或建一时盛世,或开疆扩土,或创下前所未有之功绩。

如此才有资格前往泰山向上天汇禀,皇权天授,是为正统。

也告知万民,君王乃是替天帝掌管天下,权力至高无上,造反者皆为逆天命而行。

但真宗皇帝有何政绩?

只有送钱求和的澶渊之盟。

自真宗皇帝驾崩后,百姓皆以此事为耻,认为真宗皇帝好大喜功,拉低了泰山封禅的标准。

于是,泰山封禅成为了真宗皇帝最大的污点。

正所谓,子不言父过,更何况是皇帝。

赵祯对此事,向来都是只字不提,而今来到泰山下,估计是勾起了一些回忆。

……

欧阳修与苏良站在官道旁。

“景明,若官家遇到先帝所遇之事,你觉得会如何做?”欧阳修笑问道。

苏良想了想道:“澶渊之盟可签,然泰山封禅不可为。”

欧阳修认可地点了点头。

虽然民间对澶渊之盟的骂声甚多,认为丢了脸面。

但他们这些朝臣都明白。

澶渊之盟虽使得大宋低了头,但却并不是一桩赔钱的买卖。

双方互开榷场,谋取和平发展。

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大宋。

并且当时若不求和,大宋必定挨揍,故而苏良对澶渊之盟并未有过多排斥。

恨也只能恨,大宋的战斗力太弱。

……

而此刻。

赵祯望着绵延不断的泰山山脉,心中思绪万千。

先帝泰山封禅之时,他还未曾出生。

但自打记事起,他便听到了许多关于泰山封禅的负面消息。

尤其是“好大喜功”和“粉饰太平”这八个字。

他经常听到。

这八个字,对一名帝王来讲,是一种赤裸裸的讽刺。

这让他时时自省,且引以为戒。

赵祯望着远处的泰山,默然而立了一刻多钟后,喃喃道:“朕此生,若无秦皇汉武之功,绝不登泰山!”

……

片刻后,车队再次出发。

依照当下的速度,众人在两日后,便能够抵达齐州最南端的长清县。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