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乌拉尔山赶山记> 第52章 进山寻参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进山寻参(1 / 2)

连日奔波,老把头一行人需要在达亚尔家稍作休整。

吃完晚饭,众人约定好后日一早进山。

吃饭时,梁崇才知道,采人参和平时赶山不同,进山的人数和怎么分钱都是有讲究的。

进山采参的人数必须成单不成双。

也就是说,进山的时候是单数,回来的时候是双数。

人参又叫孩儿参,年份较为久远的参的形状,十分像一个长有四肢的人,所以当地人认为,人参是有灵性和智慧的,智商和小孩子差不多。

若是采参顺利,那么回来的时候,人参也算一个人头。

老把头那边出了三个人,达亚尔这边可以带四个。

另外,卖到的人参钱,讲究按人头平分。

只要进山采参的人,不论他在采参的过程中出了多少力,到时候分的钱都是一样的。

不像梁崇他们一样,上次分钱,什么都不懂,梁崇分大头,其他两人分小头。

不过把头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这样规定,只说这是他们采参人世代传下来的规矩。

正因为规定如此,所以采参队伍的人员选择必须慎之又慎。

既要防止出力多的人心里不平衡,也要防止能力稍弱的人趁机混水摸鱼。

达亚尔这边,除了他自己和梁崇之外,还带了那日苏和恩和。

面对这样的人员安排,梁崇对达亚尔又高看了几分。

无它,如果按照人头分钱的话,其实达亚尔完全可以全部安插自己家的人,这样分到的钱也更多一点。

但他还是拿了两个名额出来,分给那日苏和梁崇。

可谓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典范。

趁着还有一天的准备时间,梁崇赶紧把进山需要的东西都整理出来。

山里早晚温差大,除了御寒的衣物,还要带防水的鞋子,不然一天下来,脚会被露水泡得发白。

晚上睡觉时也需要做好保暖,最好被子也带一床,到时候盖好庇护所,在地上铺上树叶,被子一半用来垫在身下隔绝湿气,一半盖在身上。

防身的武器也必不可少。

想带的东西很多,但在山里需要长时间负重前行,梁崇不得不删减了一些。

误了正事反而不好。

除衣服、被子、武器之外,梁崇还准备了一样东西。

按照进山的人数,把家里提前准备好的风油精分成七份,到时候一人分一点。

夏季的林区蚊虫较多,稍不注意,就会有蚊子或者蜱虫落在皮肤上,拿一些驱虫的药水非常必要。

这风油精是梁崇自制的,找了一些艾草和山薄荷,泡入高度白酒,一周后便可以使用。

味道虽然有些刺鼻,但效果挺好。

山薄荷是本地特有的植物,和后世用来做菜的薄荷不是一种东西。

后世的薄荷其实是从欧洲传过来的,学名叫做留兰香,和山薄荷同科同属。

两者的功效差不多,味道也一样,不过山薄荷闻着更刺鼻一些。

第三天一早,几人在达亚尔家会合。

和梁崇他们这样的门外汉不同,老把头对进山的每一个步骤都很慎重。

来到山脚下,老把头寻了一棵颇有年份的树,在树下烧了三柱香,让几人一一跪下磕头拜山神。

口中念念有词,说着一些保佑几人进山平安,并顺利找到人参,顺利归来的话。

这样做的目的,是表示对山神和山里精怪的尊敬,求山神爷保佑。

敬完香,几人才往里走。

这时,梁崇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风油精分给几人,并告诉他们这是防蚊虫的。

几人学着梁崇的样子,倒了一些,涂在皮肤裸露的地方。

果然进山的路上,基本没怎么被蚊虫骚扰。

要知道,夏天的林区,蜱虫和蚊子简直防不胜防。

这倒是让老把头有些意外,随即问梁崇家里还有没有存货,他下山后想买一些带回去用。

作为采参人,他一年中大半年都在山里,自然也能察觉到这个东西的好处。

梁崇表示不必这么客气,边比划,边让那日苏给几人翻译,将风油精的制作方法教给了几人。

玲儿听后啧啧称奇,夸她不止人长得好看,懂得也多。

其实梁崇的长相只是清秀,但好听话谁不爱听呢,心里也越发喜欢起这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来。

老把头对梁崇的印象也好了许多。

原本他想的和达亚尔差不多,梁崇作为第一个发现人参的人,给她留一个名额是应该的。

另外,本地采参讲究一个好的意头,既然梁崇能发现人参,证明她是被人参选中的人,是有些好运在身上的。

将梁崇带来,其实也是给采参队伍添一个吉祥物,看能不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