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乌拉尔山赶山记> 第45章 林地种植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章 林地种植(1 / 2)

在营州,农户多种植小麦,很少种植水稻。

营州气候恶劣,夏天湿润多雨,冬天寒冷干燥,虽然有肥沃的黑土地,却并不适合作物生长,农作物的产量也比其他地方低得多。

小麦有耐寒、耐旱、耐涝等特点,深受营州的农户喜爱。

大业朝越往北,种植小麦的人越多。

后世有一首歌里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虽然营州和后世的北方地区相比,气候差不多,但不知道是不是时代发展不同,目前梁崇还没在营州见到过高粱和大豆两种作物。

农户不选择种水稻也是有原因的,水稻对水分的需求量较高,但大业朝目前的水利设施并不完善。

特别是在营州这样的苦寒之地,四季多旱涝,不具备种植水稻的先决条件。

另外,这个时代的稻种没有经过长期的选育,比起小麦来说,水稻不止产量较低,还难以打理。

加之地里的产出不完全只作为口粮使用,还是农户一年中的重要收入来源。

到了粮食的收割期,会有专人下乡来收购粮食,农民留下自己家一年的口粮后,便可将多余的粮食卖掉换钱。

若是种植水稻,因为产量较低,留足自己家吃的粮食之后,能卖的可就不多了。

所以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种植更高产的小麦。

梁崇不同,这两亩田的产出,本就是全部用来做自己的口粮的,且前世梁崇是南方人,日常多用大米作为主食。

她打算两亩田都种上水稻。

不过她没有任何种植的经验,还要去跟村里种水稻的人家取取经。

村里种了水稻的人家,大部分是有许多田地的,才能拿出少部分的地块来种植水稻。

稻田的产出大都用来售卖,自己家并不吃。

这也是因为水稻的售卖价格比小麦高得多,到卖粮的时候,能多卖一点钱。

萨仁大婶恰好就是种植水稻的好手。

得知梁崇的来意,她爽朗一笑,说道,“正好我要开始育苗了,你也不用麻烦了,就两亩地,我这边一起弄完,到时候你拿秧苗过去栽就行。”

梁崇忙向她表示感谢,这样一来,自己也方便许多。

不过水稻并不是只种今年一年,抱着人有不如我有的心态,梁崇认认真真地跟着萨仁大婶学习起了水稻育种。

首先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因为没有经过选育,大业朝的水稻产量远远比不过后世不说,一亩地需要的种子也更多。

大约十五到二十斤的种子,才能发一亩地的苗。

而且粮种的价格也更贵,寻常用来吃的没有脱壳的水稻是七文钱一斤,种子能卖到十五文一斤。

梁崇按照一亩地需要二十斤的粮种计算,给萨仁大婶塞了七百文钱,多出的一百文,就当做工钱和学费。

不过萨仁大婶只收了种子的钱,直言村里人人都会育种,不值这么多钱。

再说她帮忙也是看在梁崇是自己“侄女”的份上,过于生分她就要生气了。

梁崇只好讪讪的把钱收起来。

萨仁大婶教得很是用心。

水稻种植分为整地、育种、插秧、管护、收割几个阶段。

梁崇的两亩田在土地刚化冻的时候,就请人去犁过了。

现在要进行育种。

用来育秧苗的种子不能直接下地,要先将种子拿到温水里浸泡半天,为种子提供发芽所需要的湿度和温度。

再将种子包起来,放在一个温暖闭光的地方,周围盖上茅草或者稻壳保温,进行催芽。

大约一天的时间,就能看到稻谷里有细小的嫩芽长出来。

接下来便是去田里育苗。

育苗时,需要先筛选好肥沃的土壤,并将里面的石子和大的颗粒挑出来,当作秧苗的营养土。

接着将田起垄,分为小块,整田灌水,将土壤表面全部浸透后,再把水放掉,让田保持在一个湿润的状态。

将田垄扒平,在起好的田垄上盖上一层细细的营养土,再撒上事先准备好的稻种,最后再盖上一层营养土,覆上茅草遮光。

接下来静待种子发芽就成。

到秧苗成型并下地栽种,需要等待一个多月的时间。

育好种,终于得空的村民们又紧锣密鼓的投入到采摘野菜的大军之中。

自从去年杨石头去达州卖了一次野菜干后,今年附近的村庄里,猛然间冒出了好多收购野菜干的商人。

虽然收购的价格有所下降,只有三文钱一斤,但农家赚钱不易,一分一厘都是四处搜刮来的,大家都很珍惜这个赚钱的机会。

梁崇没有去凑热闹。

三文钱一斤的野菜干,想要赚到钱,就必须以量取胜。

目前梁崇的腿虽然恢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