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乌拉尔山赶山记> 第34章 卖人参买地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卖人参买地(1 / 2)

金九银十,九月底,良禾村种植了水稻的人家开始陆续收地。

金黄的土地上硕果累累,忙碌了一年的农民们开始收割劳动成果。

良禾村之所以叫良禾村,是因为这里的土地非常适合粮食作物种植。

村里主要种植两种作物,麦子和水稻。

而因为大业朝粮种和气候的问题,这两种作物都是一年一种。

麦子在四月份,清明前后播种,七八月份收获。

水稻的播种时间则是在每年的五六月份,九十月份开始收割。

不过良禾村种植水稻的人家很少,一方面是水田难以打理,另一方面是大业朝的水稻没有经过育种,产量很低。

农民往往一年辛苦付出却没有多少收获,宁愿把田地全部种上麦子。

另外这个季节也是赶山人收获最为丰盛的季节。

各种蘑菇、水果和坚果都成熟了,赶山人每天早早的起来,进山寻找山货,与时节赛跑。

小颗粒的野生蔓越莓、野生蓝莓、野生山核桃、榛子、红松松子、榛蘑、冻蘑、猴头菇、小灰菇、榆黄蘑、五味子、沙果、红姑娘、山里红、山葡萄······

梁崇叫得上名字、叫不上名字的各种山货都成熟了。

梁崇的腿已经好了许多,日常生活都没有问题,托雅也回了村里给他们盖的新家,姐弟俩这几天都在一刻不停的赶山卖货。

还有各种野生动物也到了膘肥体壮的季节。

有些刚搬下山的敖古人也重新回到山上,他们有自己固定的打猎点和采集点,山下距离较远,采集山货不够方便。

到冬天猫冬的时候又搬下来。

白柔人也已经全部返回部落,他们以种植为生,今年种的各种作物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在梁崇养伤的那段时间,官府已经对乌拉尔人的土地进行了划分。

但因为忙着盖房和采集山货,大部分的乌拉尔人都还没来得及整理自己的土地,而是维持着原有的谋生方式。

不过这都和梁崇没有关系,伤筋动骨一百天,在腿伤没有好全之前,再想赚钱也得在家里好好待着。

还得时不时请托雅和萨仁大婶帮忙添置一些生活物资。

期间姐弟俩来了几趟,大多是找到什么稀有的山货,给梁崇送来一些尝鲜。

野葡萄酸甜多汁,小鸡炖蘑菇香气四溢,野生榛子油润酥脆,养伤的这段时间,梁崇把乌拉尔山的特产尝了个遍。

除了养伤,梁崇还干了件大事。

请达亚尔大叔出面,在村里买了两亩水田、两亩旱地。

就在租的房子不远处,一亩田地差不多有六百多个平方,四亩已经够梁崇的日常使用。

梁崇买下田地时,已经没有很迫切的种植口粮的心思,反而想要探索一种新的赚钱方式。

这次受伤让梁崇深切的认识到意外和明天不知哪个先来,也意识到自己不能一味的靠着侥幸或系统,将希望寄托在很靠运气的赶山上面。

她打算尝试一下种植山货。

大业朝的生产资料价格较为昂贵,一亩好田差不多要六两银子,好地要五两银子。

一共花了梁崇二十二两银子。

看病加上养伤的这段时间,因为不能进山,梁崇没有别的资金进项,已经把前面积攒的银子用的差不多了。

这次买地用的其实是卖人参得来的钱。

达亚尔大叔他们去松树村的时候,梁崇考虑再三,还是将发现人参的地点告诉了他们。

毕竟如果不赶紧挖出来,不知道会不会有别人先行一步,摘走果实。

作出这个决定,梁崇经过了一番仔细的考虑,首先,发现人参的地点周围有野猪出没,光靠梁崇一人去挖肯定不行。

达亚尔和那日苏有打猎的经验,也有一些本事在身,去野猪林采人参的难度不大,还可以相约集体行动。

找这两人去挖是最合适的。

至于挖出来之后,梁崇作为发现人参的人,肯定要占分成的大头,达亚尔和那日苏占小头。

不过听了梁崇的话,达亚尔大叔没有同意分成的建议,只打算帮她跑这一趟,收一些工钱。

但财帛动人心的道理自古有之,发现的那株人参恰好是上了年份的老山参,应该能卖到很大一笔钱。

不分的话,几人难免会产生结缔。即使达亚尔不要,也不能替那日苏和萨仁婶婶等人做决定。

梁崇难得态度强硬一回,卖到钱后,他们俩家各占两成,梁崇这边占六成。

至于他们怎么找帮手、找哪些帮手,梁崇一概不管,她只要她的那份就好。

也算是他们千里迢迢来松树村接应的报酬。

说到底,还是因为梁崇虽然发现了人参,但自己却没有能力进行采摘。

如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