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章 各方局势(1 / 2)

inf 魏王府。

夜空下,两人走在花园中,身形一胖一瘦。

“博文,你觉得我三哥是个怎么样的人?”

李泰忽然出声问道,身旁的人闻言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了许久,才终于开口。

“臣也不知道,臣有些看不透他。”

听见这个回答,李泰站定了身子,惊讶的看向旁边这人。

“看不透他,这话何解?”

“前几年,吴王没有表现出什么比较特别的地方,然而就是寿诞之后,他似乎突然就获得了圣上的喜爱。”

“不仅如此,从目前已知的了解中,吴王不仅文武双全,更是在其他领域也有所建树,特别是医术一道,竟然也如此厉害。”

“如今的种种表现,说明吴王之前是在藏拙,如今才表现出来。”

“这样的人,臣如何看得透?”

萧博文苦涩一笑,摇了摇头说道。

在他看来,李恪的这些能力,都远非一般人能够掌握的,然而如今却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足以可见这个人的天资,厉害到各种程度。

“那么博文,你认为我三哥有没有那个想法。”

这时,李泰又出声询问道。

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萧博文皱着眉头思索着。

“殿下,微臣认为,即便是有这个想法,但也会很困难。”

“因为吴王殿下的生母……”

萧博文看向他回答道。

李泰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随后微微点了点头。

“不过殿下,吴王也还是要提防一番,若是可以,让他尽早就封是最好的选择。”

萧博文想了想,来了这么一句。

皇子一旦就封,就基本意味着失去了争夺太子的能力,毕竟就封之后,想要回长安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此一来,也更别提在长安培养自己的势力,或者说在朝堂上争夺话语权。

只是李泰闻言,却是皱着眉头摇了摇头。

“李恪如今还走不得,现在他正博得父皇的好感,正好替我吸引一番太子的目光。”

“如此一来,我们也可以好好经营朝中势力,不必与太子内斗。”

“若是如此,倒也确实合适。”萧博文闻言,赞同地附和道。

……

甘露殿。

李世民伸了个懒腰,从王蒙的手中接过手帕,擦了擦手,目光看向窗外。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似乎为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银纱。

“王蒙,你说李恪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老奴愚钝,不知陛下所言何事”王蒙接过手帕,疑惑的问道。

“朕说的是去工部一事,”

“这……”

“你难道也没猜出来?”

李世民转身,看向一时语塞的王蒙,皱了皱眉。

今日又再度提醒让李恪去工部一事,自然是藏着他的小心思的。

李恪今日又添一份功劳,然而李世民却不知道该如何奖赏,故而再度提点对方。

这个奖赏便是让李恪,去工部掌握一些实权,并且这个想法,再上一次就有一些雏形。

只不过这次更加肯定罢了。

王蒙眼珠子转了一圈,倒是理清楚了其中的情况,心中斟酌一番。

“陛下,吴王殿下应当是不清楚的,否则如此圣眷,岂有不受之礼?”

在看来,没有哪个皇子不想往上爬,更别说像吴王这样,文武双全,又精通其他技艺的皇子。

有着如此才能,自然会更加想表现自己,来获得皇帝的关注。

“恐怕未必啊,这个老三看起来冒冒失失,但其实心里面激灵的很。”

李世民闻言,却并未赞同他的说法,而是摇摇头说道。

无论是应对刺杀,还是说获得功劳方面,都处理得极为恰当。

你要说对方不是刻意如此,那真的不太说得过去。

对于如今的李恪,李二发现自己有些看不懂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或许有着自己的谋划。

可对待亲人方面绝对是实打实的,这种情感,他这个当父亲的能够感觉得到。

“陛下,若是如此,是否要派人看一看吴王?”王蒙轻声问道。

“暂时不用。”

“去把长安县和万年县的奏折拿过来。”

李世民摆了摆手,索性不再去想家事,今日去照顾长孙皇后,以至于他的政务都没怎么处理。

这才拖得晚上加班。

不一会儿,王蒙便找到了两份奏折。

“唉,虽然年年如此,但今年情况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