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超前思想(2 / 2)

,足以媲美某些科学家。

湖水中取盐的方法,从宋代末期才开始被发现。

不过并没有被广泛的投入使用,毕竟相较于海盐来说,湖盐的成本,要高出不少。

一直到了明清时期,倭寇横行,给海盐的提取造成了很大难度。

这时人们才逐渐注意到了湖盐也有很大的发掘空间,类似青海湖,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等都是在那个时期投入使用的。

一直到了后世,他们也是很重要的盐产地。

李世民明显被房玄龄的话激起了兴趣,目标转向工部尚书。

“段仑,房相所言,是否能够施行?”

“从理论上讲,是存在一定的可行性。”

段仑苦笑道。

“不过这成本……相较于海盐来说,似乎有些难以控制。”

言下之意,没钱。

李世民又把目光转向长孙无忌。

“陛下,户部今年的状况……不是太好。”

长孙无忌脸上同样是露出为难之色。

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了,爱找谁就找谁要去。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朕要你们有什么用!”

李世民罕见地发了火。

“请陛下恕罪。”

长孙无忌和段仑同时跪下。

说起来,这事也不怪房玄龄,人家只是提出了想法而已,谁知道就把朝堂上那么多杂务一下子都暴露了出来。

要怪,就只能怪大唐目前的制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他们两个尚书,都已经在自己的位子上做到最好了。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李恪见形势差不多了,自己站了出来。

“求情的话就不必了,朕要的是解决方案。”

李世民正在气头上,没给他什么好脸色看。

“儿臣要说的事情,就和这个有关。”

李恪缓缓道。

“儿臣听闻,河西一地,有盐矿数座,牛、马多汇于其间,为何不从那里想办法呢?”

“河西?盐矿?”

李世民愣了一下。

河西他不是没有去过,可是盐矿一事,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