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
百官心有余悸进宫。
有官吏像掉进陷阱的麋鹿,浑身每根毛发都竖起来,对未知产生深深恐惧。
有官吏紧握双手,指甲深深地掐入掌心,恐惧好似如影随形的黑云笼罩在心头。
更多官吏如同行尸走肉,尚未从刑场尸山血海的景象中回过神来。
皇极殿。
朱由校头戴冕旒,换上龙袍,端坐龙椅,端着茶杯轻吮。
百官似惊弓之鸟,陆续走进殿内,文武慌乱的分列两旁,恭恭敬敬行礼。
殿头官依照惯例高声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百官垂首,默然不语。
昨夜,锦衣出行,连夜审讯,今早刑场观斩,陛下杀疯了。
百官摸不清朱由校态度。
各个犹豫不决,没人敢做出头鸟。
朱由校背靠龙椅,俯视殿内百官,梳理前世今生记忆,希望寻找出些许历史名人。
如袁可立,孙承宗,袁承焕,洪承畴,李邦华,徐光启,宋应星,孙元化等。
少顷,力不从心的叹口气。
马德。
内阁,黄立极,施凤来,张国瑞,李国普皆为阉党。
六部,兵部尚书崔呈秀,户部尚书郭允厚,吏部尚书周应秋,工部尚书吴淳夫,刑部尚书薛贞,礼部尚书来道宗,统统是阉党。
好家伙。
算上司礼监被问斩的王体乾,李永贞,御马监的涂文辅,大明内廷外廷均由阉党把持。
告诉朕,东林官吏呢。
袁可立,徐光启,孙承宗,国之肱骨呢?
此时,朝臣明哲保身,这群尸位素餐,沐猴而冠,蝇营狗苟,恬不知耻的混蛋越发激怒朱由校,语气不善向魏忠贤询问:“魏忠贤,朝廷没有急需处理的奏本吗?”
王二起义先于天启驾崩发生。
不过,陕西巡抚胡廷宴年迈,面对各州县汇报盗贼过境,不分青红皂白先把报信人打顿板子,然后选择隐瞒不报。
故而,朝廷错失平叛最佳时间。
几年内,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陆续横空出世。
陕北,关中遍地战火,起义向河南蔓延,造成江山社稷动荡。
为今之计,趁王二起义规模不大,把起义扼杀在摇篮。
朝廷竭尽所能,运送粮食前往陕西赈灾,安抚百姓。
争取让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的起义胎死腹中。
他不知自己能否改变历史,但作为皇帝务必扼杀帝国所有不稳定因素。
奏本?
魏忠贤遭点名,吓得腿抖如筛糠,差点当场跪地。
以前皇爷慈眉善目,今日皇爷杀伐果断。
他迅速安排太监去司礼监搬来近日尚未处理奏本,厚厚的奏本堆满龙案。
朱由校目标明确,寻找关于王二起义的奏本
问病。
问病。
全是特么问病。
接连翻看的奏本,全是地方巡抚,总督询问自己病情。
朱由校面色渐渐铁青,质问道:“陕西官吏的奏本呢?”
陕西?
魏忠贤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好端端的,皇爷为何突然关注千里之外的陕西。
疑惑归疑惑,连忙翻找起自陕西的奏本。
少顷,魏忠贤猛地仰头,气息粗重惊呼:“皇爷,渭南...渭南府知府奏报,白水县农民王二,种光道起义,攻陷澄城。”
起义?
百官巨震,朝堂炸锅。
西南奢安之乱未平,辽东建奴之祸尤在。
陕西突发起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皇爷雷霆正怒,若再问罪,百官苦啊。
果然。
果然起义。
朱由校处惊不变,起义在预料中。
奈何熊廷弼,孙承宗,袁可立,袁崇焕知兵善战官吏,被杀的被杀,辞官的辞官,被贬的被贬,偌大朝堂无人替他排忧解难。
朱由校越想越气,越想越急,扬手揉着鬓角,目视百官喝问:“兵部尚书何在,王二起义,兵部有何真知灼见?”
起义事大,不容有失。
兵部尚书崔呈秀被点名,顿时,面露慌色,哆嗦出列。
他不懂军务,不通兵事,一声声干爹中荣升尚书。
往常党争给魏忠贤出谋划策,军事两眼抹黑,一窍不通。
饶是昨日魏忠贤提醒大家做好分内之事,不懂之事询问下属。
可惜王二起义事发突然,事先毫无征兆。
陛下突然点名发问,他束手无策,无计可施。
发觉朱由校目不转睛锁定自己,崔呈秀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