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他竟不顾身份地深深一礼,向梁青云表达至高无上的敬意。这一礼,不仅是祝贺,更是对将军之首的明确认同,直接将李安推向更高的荣耀之巅。
他的行动,令旁观的两位王爷不禁心中一惊,心跳不由加速。他们心中的不祥预感愈发浓重,难道真的是一场辉煌的大胜?难道那三十万胡人的大军竟无法对李安构成丝毫威胁?这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何等的不利?
特别是赵丞相,内心更是惊慌失措。李安一旦大胜,他的亲弟弟将被置于极为被动的境地。但此刻,一切言辞都显得苍白无力,他唯有期盼奏书内容并非如己所想。
这份奏书最终传至他们手中,每一位大臣看罢,皆身体一震,几乎将之丢弃。显然,梁青云因李安的大胜而内心充盈着喜悦和激动,她毫不介意时间的流逝,让每位大臣都细细阅读过后,才将奏报收回。
梁青云紧握着奏报,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她目光投向了方才对自己决策指责的御史:
“哼,先前你不是质疑朕将李将军派往前线吗?现观此奏报,可有何感想?”
这一问,直接令那御史哑口无言,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梁青云见状,不屑一顾地哼了一声,随即下令将他拖出,重责二十大板。
“此乃国难之际,人人当以国事为重。然尔等却在此时挑拨离间,理当斩首示众。然鉴于李将军此次大捷,朕宽你一命。来人,拖下,责打二十,罚俸三年。”
听罢这等裁判,那御史身躯颤抖,虽恐惧万分,却亦跪地领旨。随即被宫卫带离大殿。
不多时,宫殿之外传来了一连串刑杖击肤的响声,接着是凄厉的哭嚎在寂静的殿堂中回荡,彷佛一首残忍的交响乐。毕竟,梁青云在命令时已带上了几分隐晦的威胁,示意那些施刑者无需手下留情。
就这样,每一下打击都是骨肉分离,痛彻心扉。这不仅是一次对过错者的惩戒,更是对在场众人的警示。在这刻,任何人若敢出言不逊,其结局无疑将与那不幸者无异。梁青云心知,无论何人,在她的权力面前都必须俯首,这不仅是因为她的决断犀利,更因李安此战为她增光添彩。
梁青云听着外头的哭声,手不由自主地抚摸着自己的小腹,仿佛在安抚着那未见世面的新生命,心中暗自咕哝:
“宝贝,你看到了吗?呵,你那不走寻常路的父亲,果然是有本事的。”
当然,这番言语,她只敢在心里默念,绝不敢表露于外。而她这一举动,全被旁边的玉蝉看在眼里,见状不禁面颊微红,嘴角泛起一抹满意的微笑。
玉蝉明白,此刻的陛下是兴奋的,是欣悦的,这种情绪对于腹中的孩子极为有利。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梁青云借着这场大胜,对朝堂进行了一番整肃,将胜讯直接发布至城门告示,让京城的百姓人人皆知。
尽管有人想要阻挠,有人暗中捣乱,但在梁青云如日中天的气势下,他们的心思不敢表露。梁青云的亲卫早未随李安出征,仍旧强大如初,这令他们只得收敛心思,不敢妄动。
京城的大街小巷很快张贴上了胜利的告示,由于百姓中不识字者众,梁青云便命人当众宣读,传扬英雄功绩。百姓们听闻此讯,无不欢欣鼓舞,他们未曾想到,多年来屈辱的生活竟迎来了翻身的曙光,以微弱之力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这真是空前的壮举。
梁青云的声誉因此在民间声声称颂,名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至于李将军,他亦被百姓亲切地誉为新一代的刘老将军,大梁国的战神。
然而景象再次转换,视线投向了辽阔的嘉峪关。胡人在第一次退却后,竟又一次集结,仅用时一时辰即重新列阵。但此刻,他们的面色与之前大异,原先的豪情壮志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对嘉峪关深深的畏惧。
他们的每一次眼神投向关城,都似被无形的恐惧所束缚,手中的武器也不由自主地颤抖。他们第一次有了退意,有了返回草原的渴望。
再也不愿触碰这座死亡之城,那里的神秘力量摧毁了他们的勇气,那不是凡人所能抗衡的。即便自诩为勇士,他们也不愿挑战天命。
卢阿诺的心战意摇,眼前这座堪比铜墙铁壁的嘉峪关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块硬得令人绝望的骨头。尽管内心泛起阵阵不祥的波涛,他明白,身处这种绝境之下,他别无选择,只能咬紧牙关,继续推进这场看似注定失败的征战。
深知,动员了如此庞大的三十万大军——几乎是草原上所有胡人的力量,若不能攻下大梁,自己在归途之上的位置恐怕岌岌可危。在这由无数派系构成的蒙古大军里,一旦战事告败,那些原本就暗流涌动的部落首领必将变本加厉地反叛他的统帅地位。
那时,有心人可能会乘机将他推翻,大汗的宝座也将易主。一旦失去了权力,他将面临的,将是一场残酷得无法想象的结局——在草原的法则中,弱者为猎物,强者为猎人,这是铁的真理。
“首领啊,眼见着嘉峪关如同天险一般,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