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武侠修真>文豪1978> 第135章 人民日报专稿报道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章 人民日报专稿报道(2 / 3)

“中国文协统领茅盾也在会上讲了话。他说,这次评奖是经过群众评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次作品是经过群众来检验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评奖过程中有一位作家同志的两篇作品都获得了奖项,他就是《牧马人》的作者许灵均,也是《秋菊打官司》的作者王庆来。

他的真实姓名叫林朝阳,是燕京大学图书馆的一名图书管理员。在授奖仪式上林朝阳代表获奖作者发表了题为《文学要给人民以力量》的讲话。

他表示:‘即将开始的八十年代将会是充满变革和理想的年代,文化艺术必定会迎来蓬勃的发展。文学拥有镜鉴历史,探索未来的作用和价值,人民群众的喜爱才是文学生根发芽的基础,文学要给人民以力量。’”

授奖仪式结束后的这几天评委会组织了连续三天的座谈会,今天林朝阳仍旧要参加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活动,所以只能请假。

他这两天没有出现在图书馆,可在图书馆同事们口中的热度却是居高不下。

昨天是授奖日,没有什么新闻,同事们还算平静,无非是偶尔聊一嘴林朝阳。可今天多情况不同,图书馆的人都有读书看报的习惯,《人民日报》专稿报道了昨天的授奖仪式,关于林朝阳的内容更是占据了报道相当一部分篇幅。

这可是《人民日报》啊!

更令同事们震惊的是,报道上居然说林朝阳是两篇作品得了奖!大家以前只知道他的笔名是许灵均,知道《牧马人》获奖是大概率的事件。

可谁也没有想到,林朝阳居然还有个笔名叫王庆来,他以这个笔名发表的《秋菊打官司》同样获得了奖项。

一次评奖,两篇作品获奖,这是什么含金量  看完《人民日报》的专题报道,图书馆的同事们充满了惊叹。

回想林朝阳刚进图书馆时,身上背负着的都是“陶教授女婿”、“农村人”、“吃软饭”这一类标签,在许多人的眼里,他能进燕大图书馆无疑是极大的幸运和偶然。

如今一年半时间过去了,林朝阳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才华,也证明了陶玉书的独具慧眼和陶教授一家的识人之明。这哪里是农村来的土包子啊,分明是蒙了沙的狗头金!“真想不到,朝阳竟然还有个笔名!”中午吃饭的时候,杜蓉感叹着说道。

“我以前就看过《沪上文艺》给他写的信,当时只以为他是被退稿了,真没想到…”胡文琼的语气里也充满了惊叹。

今早的《人民日报》一发,立刻被图书馆的人争相阅读,消息没用半个小时便传遍了图书馆。杜蓉嘴里嚼着菜,突然大叫了一声,“哎呀,我怎么这么笨”

“怎么了”胡文琼问。

杜蓉懊恼的拍着手,说道:“之前我看《收获》上发的那部《父母爱情》,还和朝阳聊来着。当时他的表现就不对,我现在才反应过来,怪不得他当时是那种口气。哎呀,可真是的…”

杜蓉越说越懊恼,有种班门弄斧的羞耻感,也有为自己没有提早发现林朝阳“真面目”的懊悔。“这个林朝阳,藏的可真是够深的!”她恨恨的说道。

在两人吃饭的时候,一道身影风一般冲出图书馆,冲向位于燕园南侧的32号楼。

章耀中一口气冲上楼,来不及多喘两口气,一脚踹开了332宿舍的门,把里面刚吃完饭正准备休息的几个同学吓了一跳。“耀中,你吃错药了”李彤喊道。

章耀中没时间理会李彤的不满,大喊道:“朝阳的小说得奖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众人闻言没有丝毫惊讶,李彤说:“我当什么事呢那不是正常的吗不得才奇怪。”

《牧马人》发表一年半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造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去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评奖它没选上是因为发表时  间晚,今年是第二届评奖,轮也轮到《牧马人》了,得奖是理所应当的事。

见众人没有根本没明白是怎么回事,章耀中大声疾呼道:“朝阳得奖的不是一篇,而是两篇作品!”

这个时候刚刚躺下的陈健功终于反应过来了,他与林朝阳平日里便相熟,对林朝阳发表的作品也多有了解,他起身问道:“两篇还有哪篇他就一篇短篇吧《小鞋子》和《高山下的花环》不都是中篇吗”

其他人闻言也露出了好奇之色,就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怎么会有两篇得奖呢  见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到自己身上,这回章耀中不着急了,往凳子上大刀阔斧的一坐,“哎呀,跑了半天,口渴了!”“出息!”李彤骂了一句,但还是起身给他的搪瓷缸倒了点水,“喝吧!”

章耀中吨吨吨的将缸中的凉白开一饮而尽,“痛快!”

其他人催促道:“别磨叽,赶紧说!”

见众人的胃口都被吊足了,章耀中这才开口道:“朝阳确实是有两篇小说得了奖,一篇是《牧马人》,另一篇是《秋菊打  官司》。”

“秋菊打官司”

李彤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