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玄幻魔法>李辰安宁楚楚>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百年大计 四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百年大计 四(1 / 2)

御书房。李文厚走了,李辰安顿时觉得舒服了。对这半老不老的倔强家伙不好办啊!毕竟自己还是姓李,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不管如何,他的出发点是对的。有他守着户部,宁国的钱袋子也会更稳当一些。朝廷是需要这样的大臣的,虽然说起话来不好听,可最终有利的还是国家。他并没有责怪李文厚的意思,处于当下的历史之中,李文厚也好,温煮雨也罢,他们并不清楚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不知道那些超前的商品,还有商业的营销方式。而自己也并不是就比他们强,仅仅是自己多了数千年的知识与见解罢了。要想解放生产力,首要的就是解放思想。过两天就要去长乐宫了,国家的一应大事主要还是内阁在处理。内阁的人,就必须更清楚一个国家未来的走向。那就必须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魏公公,”“老奴在!”“你去将年大人、苏大人还有齐大人叫来。”“老奴遵命。”“稍等……你叫了他们之后去一趟旧雨楼,告诉宋庭一声,将向青云和庄定春二人放了。”“再去刑部知会刑部尚书俞宏图一声,就说……就说经朕审问,他们二人无罪。”“你去吧。”魏公公躬身退下,没多久,苏亦安三人来到了御书房。这一天,就在这御书房里,李辰安干了登基以来的第一件正经事!他向温煮雨四人详细的讲述了未来五年里宁国需要去做的事。涉及到了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领域。在经济上,如何将科学院所研究出来的东西转化为商品推向市场。这便面临一个选择的问题——它究竟是由国家来建立,由官员来管理,再由商人来售卖呢还是采用技术授权的形式,将那些技术卖给民间的商人,由他们去出资自行建立作坊自行生产管理,也自行去市场售卖。对于这个问题,温煮雨主张由国家来主导。“臣以为,既然皇上说科学院出来的东西都是稀罕的玩意儿,具有独一无二的市场竞争性,”“那臣的理解就是它不担心市场不接受,也就是销路是不愁的。”“那么利润就能得到保证。”“既然这样,由国家来主导,所有利润皆为国家所有,这不解决了国库空虚的问题”苏亦安家里是江南商贾,他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时候却不好表态。李辰安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模样微微一笑:“畅所欲言!”“莫要顾虑那么多,就像曾经我们在三味书屋聊天一样。”苏亦安沉吟三息,“那臣就说说臣的意见。”“国家主导虽然能将所有利润归入国库,只是……国家来做这些生意,臣以为还是有些不妥。”他看向了温煮雨,说道:“我姑且不说与民争利之弊。”“国家来建设管理,那么建设的资金肯定就是国库来出,管理的人……肯定就是朝廷的官员。”“如此,岂不是每建立一处作坊就要任用一批生产管理的官员”“按照皇上所言,未来五年里科学院会出现许多的新东西,还是各种各样的东西……”“这就意味着要建造不同的作坊,任用更多的官员。”“三五年之后,朝廷的官员人数会增加多少”他又看向了李辰安,面色严肃的又道:“臣更担心的是这些官员的效率!”“他们是读书人,对于诗词文章许能信手拈来,可对于商品生产……臣扪心自问,我虽官居一品,可对于生产经营这种事却两眼一抹黑!”“这,便是臣当年离开京都回到家里,父亲并没有将家里的生意交给我打理的原因。”“他说的话有道理。”“你是读书人,你能做的事只与学问有关。”“经商这种事也需要学问,却和你的学问风马牛不相及。”“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外行来指导内行,外行能潜心学习虚心听取内行的意见也就罢了,偏偏读书人还有那要脸的所谓的自尊心。”“一个错误的决定,就足以让家族的生意遭受致命的打击。”“所以……你还是去教书育人。”“就这样我去了景阳县教书。”“同理,朝廷的主要职责是对国家的全面管理,而不是亲自下场去搞生产经营。”“谁也不能保证任命的那些官员能虚心听取匠人的意见,毕竟他们是官,那些匠人是民!”“就算民是对的,官说他是错的便是错的!”“掌握一处作坊,那也是一种权力!”“当国家控制的作坊逐渐增加之后,朝廷需要更多的人手去监管,也需要对那些作坊所创造的利润进行考核,等等。”“都需要人!”“官员越来越多,臣只怕欺行霸市的事也会越来越多。”“毕竟商人是不敢与官去斗的。”“臣……这是站在一个读书人的角度在思考这个问题,许有偏颇,还是看皇上您的意见如何。”李辰安赞许的点了点头:“你之忧,极有道理。”“往后科学院的东西就采用竞标的方式交给民间商人来投资经营。”“但国家不能卖了就不管!”“国家必须保证商人中标之后的利益!”“这就涉及到一个专利的问题……”又是一个温煮雨他们听不懂的话题,李辰安讲解了半盏茶的功夫,将专利的保护与执行的权力定给了刑部。由皇城司配合执行。“刑部得为专利立法,不管是科学院的专利还是民间的专利,一旦申请通过,刑部备案之后,便受国家律法保护。”“但为了有序的竞争,所有专利受保护的时间需要有一个限定,比如……二十年。”“这立法之事就交给刑部去做吧,现在就做,拟好之后给我看看。”顿了顿,李辰安又道:“接下来,咱们说说未来五年的教育计划。”“这个问题我不止一次提过,只是教育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