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娶皇后> 第3章 大炎纪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大炎纪事(1 / 1)

大炎世家立朝,皇室家与诸世家有非成文之契。世家拱卫皇室,大炎中宫出世家,帝后双治。

然历经三代,皇权式微,各世家风起云涌,霸一方土地,养大量私兵,其中以萧、梁、高等世家尤甚。

建章二十三年,中宗主改革,削世家、分土地。

遭诸世家力阻,后改革未果,反查朝中新秀、改革砥柱庄绩秋,勾结外敌,陷害忠梁,构陷世家。是以被诸世家联名上书,清君侧,正世家。

而后庄家满门抄斩,庄绩秋独女庄澜已入宫为妃,生五皇子李昌,因此事庄澜妃位被废,迁居冷宫,后自缢而亡。

五皇子李昌,时年十二岁,被贬肃州,封昌幽王,终身不得召,不入京。

后世称此“清秋案”。

建章二十七年,中宗崩,太子李旦继位,后谥仁宗,改年号元光,立萧家女为后。

自此,大炎外戚专权,萧家独大。

元光三年,其余世家不满萧家一家独大,专权打压其他世家,是以梁、高等世家带头,写万字文,陈萧家百罪。

联合诸地其他世家起兵进京,围困大炎京都中都近百日,求仁宗废萧家女、杀萧家掌事人,削萧家权。

后仁宗听百家进言,废后贬萧,始解中都之困——史载“中都百日之围”。

元光七年春,中宗三子昱王,联合外家高家,以“仁宗无子,非天命之人”为由,逼仁宗禅位,其余世家随起兵伐昱,救仁宗。

历经两年战乱,梁家携后起世家赵家、隋家助仁宗平叛,杀中宗三子李昱,六子李晏,诛高家,解仁宗之困。史称“昱王之乱”。

元光十三年,仁宗久病,突崩于中秋前夜。

因仁宗无子,中宗幼子李显自幼痴傻,且诸世家几经战乱,急需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为谋求朝政平稳,以免再起战乱。

梁、赵、隋等世家随以摄政之名,召中宗五子,昌幽王进京继位,后称武帝,改年号康和,娶梁家女为后,封隋家女为贵妃,赵家女为娴妃。

梁皇后仁善贤淑,但仅生一女永安,长公主永安三岁,梁皇后偶患肺疾,久治不愈,缠绵病榻。

康和八年,冬月亥时三刻,永乐门典钟悲鸣二十七响,钟音浑厚悠长,传遍中都。梁皇后崩,举国哀悼百日。

来年中秋佳节,武帝封长子李谦为太子,入住东宫,其母隋氏为皇贵妃,掌皇后印。

武帝在位,重军功,兴科举,选贤不避亲,举能不看出身。有才者才学入仕,有功者论功行赏,是以寒门子弟人才辈出,占据庙堂半壁江山,可与世家抗衡。

昱王乱后,梁家子嗣单薄,尤梁皇后薨后,梁家无适龄女入宫承宠,朝中受寒门子弟挤压,梁家日渐式微。

赵、隋两家,受武帝赏识而新起,但根基未深。唯北境肃州顾家,忠于武帝,受武帝信任,手握重军,于诸世家中一家独大。

康和二十年夏至,武帝崩,太子李谦继位,改年号岁平。后娶顾家女长宁为后,世称长宁皇后,帝后双治,政通律明,国强民富,万国来朝,史称大炎盛世。

岁平十七年春分,长宁皇后崩,封号孝仁明慧皇后。

至此,大炎再无帝后双治,二圣临朝,亦无世家,皇权集于帝君。大炎再无世家祸,绵延九百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