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章 采莲女(1 / 2)

时至夏至,紫禁城内炎阳炙烤,热浪滚滚,令人心绪烦躁。金瓦红墙之下,热浪仿佛凝固了时间,冰鉴中贮藏的寒冰虽能略微缓解室内温度,但仍难以彻底驱散那股由外而内的闷热感。

田青元下旨带着太后乌雅氏、皇后宜修以及后宫众妃嫔去圆明园避暑。马蹄轻扬,车撵缓缓,沿途绿荫如盖,微风偶尔穿林而过,带来一丝不易察觉的凉意。

身着轻薄的夏日丝袍的田青元倚靠在御辇之中,身旁侍女手持纨扇轻轻摇曳,她目光温和地望着窗外流动的风景,享受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凉爽。

车马行至一片空旷之地,此地被葱郁的树木环绕,中央一方清澈的湖泊如镜面般平铺开来,映照着蓝天白云,偶有几只水鸟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细腻的涟漪。

湖畔,精致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借着自然之景,更显幽静雅致,宛如人间仙境。微风吹过湖面,带来阵阵凉爽。

田青元轻挥衣袖,示意停车小憩。亲自搀扶着太后乌雅氏漫步至一座临水的八角亭中,坐于亭中石凳之上,目光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不多时一阵曼妙的歌声传来,只见一艘小舟驶于碧波之上,船上立着一个采莲女,身着淡雅的藕色衣裳,头戴翠绿的荷叶帽,手中轻摇一柄细长的竹篙,随着小舟轻轻摇摆,宛若画中人,悠然自得。

御前侍卫闻声上前,却在田青元微微摇头间退了回去。田青元嘴角含笑,似乎对这突如其来的景致颇为欣赏。

她轻声道:“让其唱完吧,如此清音,倒是为这景致添了几分生气。”言罢,闭目倾听。

歌声渐止,采莲女遥遥施礼,小舟缓缓隐入荷丛深处,留下一池涟漪与满耳余音。

田青元意犹未尽,感叹道:“真乃天籁之音,如此才情,实属难得。”

太后乌雅氏轻捋手中的念珠,微笑道:“此女歌声清越脱俗,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皇帝若是喜欢,可召其入宫侍奉,这也是她的福气。”

宜修亦是点头笑道:“能得皇上青睐确实是她的福气。”停顿一下,话锋一转,“不过还需详查其出身背景,确保其身家清白。”

田青元眉宇间闪过一丝深思,随即轻轻摇头,道:“音律之美,在于其自由飘逸,强求则失其本真。今日之遇,如同夏日清风,偶然得之,便是最好。若因将此人拘于宫墙之内,恐反失了那份自然韵味。”

甄嬛轻步上前,言辞温婉:“皇上所言极是。世间万物,皆有其最适合的存在之地。那采莲女于水边歌唱,自由自在,正如同鱼游浅底,鸟翔天空,是为天作之合。”

田青元目光微闪,似是被甄嬛的话语触动了心弦,轻笑道:“菀贵人所言,恰如其分。人生于世,各有所属,强行改变,或许非其所愿,亦非吾之所愿。”

她没有任何广纳后宫的想法,今日之景,权当是一场美丽的邂逅,留于心间,不过是她在清朝炎炎夏日里的一抹清凉记忆。

但跟随圣驾的朝臣中免不了有一些愿意投其所好,争宠献媚之臣。只因田青元对此女的赞赏,便悄悄吩咐侍从寻找今日泛舟湖上,高声歌唱的采莲女。

稍作休息,车队再次启程,向着圆明园行进。

于傍晚时分抵达,圆明园内,水系纵横,楼台掩映,相较于紫禁城的庄严肃穆,这里更多了一份自然与灵动。金色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如同撒满了碎金。

待众人稍事休整,夜色已悄然降临。圆明园内的灯火渐次亮起,坐了半天马车的田青元实在没有什么精力应付大臣和众妃嫔,在勤政殿处理白日里积压的政务。

夜深人静,月华如练,透过窗棂洒在勤政殿内,田青元坐在案前,案头烛火跳跃,映照着她专注的面容。她手执朱笔,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提笔疾书。

夜风轻拂,带来园中荷花的淡淡香气,田青元的心境在这份宁静中渐渐沉淀,仿佛连日的暑气也被这一室清辉和墨香驱散。

她身上披着最勤勉皇帝的壳子,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个人的喜好与情感必须让位于国家的安定与繁荣。夜以继日的勤勉,不仅是对雍正名声的守护,也是对百姓们的负责。

突然,一阵细微的声响打断了她的思绪,一名内侍轻手轻脚地进入勤政殿,呈上一封密函。

田青元放下朱笔,缓缓展开信纸,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小楷跃入眼帘,所述乃边疆急报,西北战事陷入焦灼,年羹尧与准格尔部的对峙已至紧要关头。字里行间透露出战况的严峻,急需朝廷决策以稳定局势。

田青元读毕,眉头紧锁,目光沉毅,显然心中已有筹谋。她迅速提起朱笔,就着烛光,简短而有力地下达指令,要求户部兵部即刻准备增援物资,同时密令年羹尧务必稳住军心,灵活应对,等待时机给予敌军致命一击。

处理完毕,她将密函仔细折叠,交还给内侍,叮嘱道:“此事紧急,务必连夜送至军机处,不得有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