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这位诗仙要退婚> 第386章:不能与他为敌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6章:不能与他为敌(1 / 2)

这两种弓选材苛刻,造价远在传统弓之上。

以大周当前的物价,一把大弓造价超过五十两,一把长弓造价超过四十两,其中包括驯弓的费用。

大弓的设计理念已经超越了长弓,弓体用的是牛角,木材,和牛筋等材料,比紫杉木来得容易点,但比长弓更加要注意防潮、防腐和虫蛀、开胶。

普通的教书先生,一天工钱约为七十文,在大周算是过得比较滋润的阶级。

七十文,只够买一支大弓或长弓专用的箭矢。

可以说,段云衣是在全力支持他梁萧和诸葛晖的军器改革。

当然,梁萧是军器改革的主力军,贡献了除连弩之外绝大部分的新式军器。

送到梁萧手里的大弓,目前只有一万把。

因为紫杉木稀缺的关系,长弓暂时只出产了八千把。

两种弓的专用箭矢,各百万支,其实不多。

就是这样的产量,已经是段云衣让军器监里的弓匠全力开动,给足了赏钱。

诸葛晖甚至经常带人巡视军器监,只求提高效率。

北胡今年应该会南下入侵,时不我待!

这些参与制作弓箭的人员,按照各自的重要性和实际生产效率,定好比例。

每制作好一把长弓,或者一千支箭,朝廷都会额外赏赐一两银子,按比例分赏。

这些弓匠面对如此诱惑,恨不得从白天干到黑夜。

秦百里看着梁萧有条不紊分配大弓和长弓,微微颔首,眼里更多了几分敬畏。

他已经知道了,这几种军器都是梁萧提供、设计的。

这些新式军器固然强大,到底能在战场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还得等实战验证。

传统的弓,一把造价也就十两上下,贵在箭矢,但普通的箭矢造价也就三四十文。

造这些大弓和长弓的钱,足够提供至少三倍数量的普通弓。

账当然不能这么算,但这些大弓和长弓的出现,也能简直说明,大周国库盈余不少……

毕竟,朝廷还在燕州回购了不少农田,甚至有从梁萧那里回购农田的打算。

如果今年战事顺利,一部分回购的农田可以用于将士的封赏。

现在秦百里彻底明白了,梁萧来燕州之前就已经有了绝对周密的规划,做好长远打算,军政一体,面面俱到。

“剑族无论如何不能与他为敌,否则便是自取灭亡……”

秦百里开始担忧公孙无极的到来了。

梁家军名义上是梁萧的部曲,实际上依然是大周供养的精锐,因此最先配备了长弓。

燕云铁骑也开始大量配备大弓。

京城的军器监还有长弓运来,燕州本地的军器监也在赶制大弓,因此梁萧又派人往蓟县送去两千把长弓。

两地相距不远,沐定国已经派人送来公文,欣然接受蓟县太守的职位,并表示幽州军政由梁萧这个幽州太守说了算,其余人等应服从安排,算是承认了梁萧的主导地位。

毕竟沐定国是整个北境乃至全国兵马元帅,只是目前人在蓟县防御北胡而已。

作为车骑将军的沐定国都服从梁萧的安排,其余各郡县自然不敢忤逆。

将士们配备了新式军器,欢天喜地地去训练了。

铠甲和陌刀还在赶制,应该快了,必定能在秋收之前大量配备。

诸葛瑜和林修,更是全程笑得合不拢嘴。

燕州的防御越强,大周就越稳定。

若是关陇不幸失陷,借助函谷关等雄关,也可以将北胡人挡在关外,这是最坏的情况。

只要北方稳定,朝廷就可以腾出手来,往南方增兵,清剿叛军和军阀,为摊丁入亩等政策的实施做好铺垫。

诸葛晖特地叮嘱玄卫,别让梁萧过度操劳。

如今的燕州,军政稳定,梁萧只需要布置好一天的详细任务之后,便回去休息了。

诸葛瑜年事已高,也只负责查缺补漏,监督众人实施即可。

回到家中,梁萧便带着夏侯青衣去拜访剑无媸。

确认二人已经圆房,剑无媸眼神复杂,叹道:“好好待她……”

梁萧欣然允诺。

夏侯青衣只是红着脸,抱着梁萧的胳膊。

她的身体恢复之后,梁萧就不用像第一次那样怜香惜玉了,坏得很,每次等到她摇头并用眼神求饶,他才肯罢休……

好在剑无媸也没有就这方面继续询问,夏侯青衣暗暗松了口气。

剑无媸比以往更加和颜悦色,直到送走二人,看着爱徒的背影,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兰陵侯府是从太守府里直接腾出来的,方便梁萧来往和办公。

梁萧带着夏侯青衣回去,经过太守府走廊,迎面走来刚准备去大厅的诸葛瑜等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