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1 / 3)

沈子衿按着心口:“咳咳!”

本来安分好几天的心口又给咳疼了。

楚昭没想到把人给呛着了,赶紧绕过桌子到近前给沈子衿拍背顺气。

于是小东进来时,站在他的方位,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

沈世子秋瞳水盈盈,眼尾泛着红,美不胜收惹人怜,而王爷正圈着人,在好言好语安慰。

小东双眼放光:这是我可以看的吗!

好看,爱看,多来点。

但他很是知趣,绝不会一个劲儿盯着主子们不放,不仅失礼没规矩,万一目光太重把两位看不好意思了怎么办。

所以两人气氛正好的时候,他只会降低自己存在感,悄悄摸摸、时不时看上一看就知足了。

沈子衿:“咳咳,呼……”

还好,气儿终于顺了。

楚昭赶紧给他再倒了杯茶:“缓一缓,缓一缓。”

沈子衿端过杯子,这次小心翼翼喝了两口,总算是完全活过来了。

终于可以正常发声,沈子衿吐槽之心完全按捺不住:“他们怎能传得这么离谱?”

“可能有宫里人的手笔。”楚昭心道还好提前说了,不然万一明儿沈世子在外面骤然听闻,指不定得惊成什么样。

对皇帝来讲,即便准备启用楚昭,也没打算为他正名,对他来说,楚昭的名声还是坏点儿好,更方便拿捏。

“抹黑我,我倒是习惯了,只是这次连累你。”楚昭不想让沈子衿难受,挑自认为沈子衿最在意的点劝慰,“但你放心,真正聪慧明理的人也不会相信,比如白大人,就一定不会被骗。”

沈子衿:?关主角什么事?

虽然不明白那么多人里,为什么楚昭偏偏特意点出白君行肯定不会信,这不是重点,回神的沈子衿仔细一算,这场流言中名声最受影响的还是楚昭。

自己都和楚昭成婚了,外人眼里成亲必定洞房,所以自己没什么损失,反倒是楚昭的恶名更上一层楼。

皇帝真是绝了,撼动不了楚昭的功绩,就不遗余力抹黑他私德。

沈子衿按着心口的手放下:“我无事,但他们辱没你的名声,简直是盐菜炒盐豆——”

“闲得发慌!”

楚昭乐得笑出声:“哈哈!”

他刚说流言可能跟宫里有关,沈子衿这分明是暗骂皇帝呢。

小东和几个布菜的侍从没听到前言,但也被这句给逗笑了,他们低着头闷笑,抓紧时间将午饭上桌。

八宝糯米鸭、龙井虾仁、莲藕排骨汤,还有几碟小菜,清香扑鼻。

沈子衿:“明月轩里菜式口味都不重,也不知道你吃不吃得惯。”

楚昭摆摆手:“我偏好咸口,但也不重辛辣,在外行军打仗,最艰难的时候草根都扒过,回来后我虽然不亏待自己,也不对厨子苛刻,只要做得好吃就行。”

沈子衿刚端过小东给自己盛的汤,闻言愣住:“草根?”

行军时条件当然不比在家,但以大齐的财力,绝不至于让驻军吃草根,是有人在朝中使绊子,克扣军粮?

楚昭分了一块八宝鸭,每一丝鸭肉都闷入了味儿,光闻着就令人食指大动,在家吃饭不必着急,楚昭示意侍从不必帮忙,自己慢慢动手拆肉,点点头:“那时在北疆,打了几场胜仗,想乘胜追击巩固战果,深入了草原。”

“没想到皇帝陛下收到战报,看我打得这么漂亮,不开心了。”

楚昭的外公,也就是老元帅去世前,曾对楚昭说,朝中虽有将才,但无帅才,元帅要照看国境四方,眼界与嗅觉缺一不可,他一手培养楚昭,知道楚昭有统领大齐军队之能。

老元帅去世时,四境之邻闻着味儿蠢蠢欲动,边境不稳,眼看情势危急,皇帝才捏着鼻子听了老元帅的遗言,任楚昭为帅。

楚昭没辜负老元帅期望,重整军队,领着各军打下一场场胜仗,他十五从军十七挂帅,东慑邻国,南连部族,西收五关,北驱蛮夷,四方皆被他马蹄踏过,秦王的军旗所到之处战无不胜,重定国疆。

楚昭想的是,自己好好打几年仗,拿下战果保大齐几十年安稳,这样不仅自己能提前退休,将士们也不必日日出生入死,把脑袋挂在裤腰上,只要驻好防御,人人都能落得清闲生活。

但承安帝不这么想。

情形安稳了,皇帝不慌了,就想着卸磨杀驴了。

皇帝不仅断了粮草,还让人去边关驻守地截断楚昭和留守军队之间的消息,想把他困死在草原深处。

那是楚昭最危险的一战,战无不胜的殿下差点被大齐自己人坑死。

“虽然送往我军的消息被截断了,可物资久跟不上,我也猜到朝中出了变故,仗不能继续打,我必须带着他们立刻撤,但还是慢了一点,随行粮食耗光,全军上下啃了三天草根。”

楚昭语气不轻不重,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