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白菜炖粉条(1 / 4)

也不知道顾屿衡给知晏说了些什么,等父子俩从书房出来时,知晏眼角发红,垂头丧气地跟在顾屿衡身后。

客厅此刻很热闹。

刘婶的大嗓门在二楼都能听见:“开钰你少给老娘贫,再使坏都给我滚回去。”

“虎娃哥哥回来了!”

上一秒还难过的知晏,听到这名字,一步并两步,从楼梯上跑下来,要不是顾屿衡拎着他的后领口,准是要摔跤。

“还有钢柱哥哥!”

虎娃钢柱是刘婶的两个小儿子,老二叫李径舟,老三叫李开钰,一个今年七岁,一个今年四岁。乡下老一辈说贱名好养活,夫妻俩便又给取了俩接地气的小名。

刘婶热心肠,顾屿衡之前忙的时候,会接知晏知微到自家吃饭,俩家孩子算是从小玩到大。

刚上小学的钢柱看见知晏就哈哈大笑:“谁告诉你离家出走就是换个屋子?”

虎娃也附和:“跑远点哇,后山沟渠旁的芦苇荡,躲一晚上都发现不了,下次我带你去。”

虎娃钢柱刚和亲爹李教授从育种试验田回来,又黑又瘦,剃着板头,穿着松松垮垮的汗衫背心,钢柱比虎娃高两个头,坐在一起像两只放大缩小的黑猴。

“芦苇荡?谁准你们去的芦苇荡?还偷偷跑着去,我之前怎么说的?”与苏楚箐一同坐在客厅的刘婶,像是安装了天线的炮仗,瞬间被点燃,提高了音量,“等你们爹回来,我非让他揍你们不可。”

前几年国家大搞水利工程,居民区南面废弃的水库重新疏浚,岸边浇筑水泥建成了堤坝。但靠近后山的位置地方水深淤泥暗流多,当时只是用铁网围了起来,久而久之就长出一片芦苇荡,大家都耳提面命不让自家孩子去那玩,太不安全。

虎娃钢柱像是没听到的撇嘴做鬼脸。

刘婶火冒三丈,一拍桌子,“听见了没!”

“听——到——了——”

虎娃钢柱拖长音调,回答得不情不愿,根本不将刘婶的话记心里。

“老李就是宠他们,带出去玩了一趟,回来都变成什么样了。”刘婶气不打一处来:“还是你们家两个孩子,知微和知晏乖,听托儿所老师说,知微上个月随堂考又是班里的第一名吧?”

院子里只有一家托儿所,职工都是大院家属,平时闲聊的时候都会把别人家孩子拉出来对比。

苏楚箐今天第一天和孩子们见面,那里知道他们成绩如何,只能打马虎眼。

“真的吗?知晏知微平时都是屿衡在管,我都不太了解这些。他们只要平平安安,不生病,我都谢天谢地了。”

“你倒是看得开。”

刘婶叹气,恨铁不成钢地嘟囔道:“都是一个爹妈生出来的,仲铭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都会帮我做家务了唉。”

没在这个话题上多停留,刚好俩家男人都回来了,苏楚箐邀请刘婶晚上来家里吃饭。

邻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

顾屿衡过去不注意这些,既然她现在嫁过来,夫妻是利益共同体,肯定要帮衬些人情世故。

“这多麻烦你。”刘婶推脱。

“之前家里没人,知晏知微一直麻烦你,顾屿衡老念叨着要谢谢你们俩口子。再说了,家里就几口人,每次做饭炒个菜就够吃,我闲不住,你们一家四口过来,刚好给我个发挥的机会。”

苏楚箐眉眼弯弯,说的话滴水不漏,轻声细语的让人听着心里舒坦。

几年相处下来,顾教授是什么样的人,刘红霞心里门清,知道待客肯定是小苏的主意。再次感叹,顾教授这是走了什么好运,事业蒸蒸日上,孩子乖巧,还娶了个持家又贤惠的媳妇。

顾屿衡在家休息了没一会就要去上班,苏楚箐告诉他晚上隔壁李教授一家回过来吃饭。

“不用这么辛苦,待会我去国营饭店订个包厢。”

顾屿衡穿上西装外套,稍稍低头,整理脖颈后的衣领。

苏楚箐将公文包递给他,“正好我刚来这边,人生地不熟,交些朋友也挺好,出去吃没那个氛围。”

顾屿衡不再勉强,“要是有什么东西家里没有,就让知晏去跑腿,我晚上会早点回来。”

苏楚箐点头,“好。”

四个大人四个小孩,家里目前的食材肯定不够,趁着知晏知微在二楼午睡,苏楚箐又出了趟门,去供销社买了些吃食回来。

门市部里没有冰箱,菜都摆在柜子里,到下午,青菜都皱皱巴巴,苏楚箐精挑细选,简单买了些,又记下今日供销社提供的蔬菜品类,默默用空间院子里的存货补齐。

回家时,知晏和知微已经醒了,趴在小床上读话本,听到大门铁锁开合的声响,知微哒哒哒蹦下床,脑袋从楼梯扶手的空隙间伸出来,撅着屁股往下看。

知晏紧跟其后。

精力旺盛的知微,对一切都很感兴趣:“你去供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