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武侠修真>大佬的诸天修行日记> 第124章 地母元君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地母元君(1 / 2)

江湖,波云诡谲。

朝堂,暗流汹涌。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一切都无法影响太虚山上的平静。

董知行不愧是董家的麒麟儿,先是通过了品行和心性的两道考验,最后陷入黄粱一梦中。

他从小拜入大儒门下,研读经书,身具浩然之气,刚正不阿。

在梦中他年少成名,十岁考取童生,十三岁考中秀才,又十五岁乡试第一成为解元,第二年春会试,以一篇《生民论》再次夺得会元。

一时间名声大噪,被人冠以文曲星下凡。

众人本以为他会激流勇进,参加一个月后的殿试,他却写下一首《赠己心》:

声色犬马多睡眠,

荆棘从内静听禅。

竹影扫阶尘不动,

月穿潭底水无言。

然后同他名字一般,行知、知行合一。不再参加考试,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三年后参加殿试,以一篇《又生民论》高中状元。提出民如水,君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核心言论,受到当朝皇帝重用。

至此他用了三十年,从最初的翰林学士一路升到了礼部尚书,其中多次被贬。

官场沉浮,他见识了太多。争权夺利,他的好朋友贪污受贿,抄家问斩。

他的对头,一步不慎满盘皆输,被充军流放。

他自始至终都不忘初心,上为君,下为民,在五十岁时积劳成疾,与世长辞。

待他醒来,才恍然若失,发现只是一场大梦。后被平心收为记名弟子,传授五台山绝学。

黄龙、元灵的徒子徒孙,参加考验,一共只有六人入了外院。

其他弟子或走或留,一时间太虚山热闹了起来,

虽然平心将李舞阳和董行知收为了记名弟子,但却是吩咐叶知秋代她管教。

李舞阳心思纯净,平心有意让他辅佐叶知秋。如今只传了他炼神经,并没有赐下神道符箓。

……

太虚幻境被开辟出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传说在人们口中流传,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达官贵人,已经有很多人无比相信。

他们的念头,信仰香火,不停的朝着平心汇聚。而太虚幻境还在不停的扩大,并且更加的凝实。

这段时间已经有亡者魂灵涌入太虚幻境之中,一些生前品行端正,颇有功德,受当地百姓爱戴歌颂的人,平心询问意愿过后,便会赐下神道种子,将他封为当地土地神或者山神灶神之类。

受封之人,则会托梦众人,为他建祠立庙,享受香火。而此类神灵,多为九品或八品神灵。

那些没有受封便会如同其他魂灵一般,通过太虚幻境进行最原始的轮回,魂灵被天地之力裹挟不见。

这一切平心都看在眼里,如今六道未立,只能如此!

在年末的时候,皇帝的嘉奖和敕封的神号来到了太虚山上。

礼部的人根据国师所述,重新拟定神号,平心看着圣旨上的神号,眉头微皱,无奈一笑。

“真是天意如此吗?”

平心口中的天意并非此界天道,而是大道。

那圣旨上的神号,平心无比熟悉,她还从未想过竟会和一个传说中的神灵重合。

神号赫然就是:地母元君!

“地母元君,说起来我这道号竟和这位大神也有关联。”

如今的平心贵为四品神灵,距离三品也只有一步之遥,看到这个神号的时候,她隐隐的觉得有些不对。

但却又说不上来,沉默许久,平心展颜一笑:“证道之路,理应一往无前。前路漫漫,不过上下求索,且我所行之路,也对的上这个神号,便是应了也无不可。”

想罢,运转神力将地母元君的称号圈出来,合上圣旨,随手一抛。那圣旨径直的飞出太虚幻境,落在送旨的公公手上。

“仙姑已定神号,请人间皇帝昭告天下,明年诞辰行敕封之礼!”

偌大的太清殿中,回荡着平心的声音。

公公闻言,双手捧着圣旨退出了太清殿。

平心的神域和太虚山互为表里,太虚山为她阳间的道场,太虚幻境也是真身道场。

幻境的最高处,是一片神力幻化的紫竹林,林中有一数丈宽的水池,池中则是太华宗的灵脉之莲。

此时这朵白莲有一大三小四株,池中有三尾金鱼游荡,若是修道之人来此必定会震惊无比。

这里的灵气无比浓郁,满池池水皆是灵气所化,甚至那三尾金鱼是太虚山的地脉显化。

“本体啊,这修道之路真是不可揣测。今日之事,让我有些担忧。”

平心望着水池,又道:“也不知毁灭在魔法大陆如何了?”

没人回答平心的话,水池上方萦绕着氤氲雾气。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