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 210.第210章 李林甫之死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0.第210章 李林甫之死(2 / 3)

他要是有这么好的出身和靠山,早就爬上来了。

杨齐宣被杨国忠冷待也不气恼,还笑眯眯跟在杨国忠身边攀交情。

泰山倒了,他也该早早再寻一座靠山啊。

当初只是寻常的同僚情谊,但是经过杨齐宣这么一说,仿佛他当年当真与杨国忠是八拜之交的兄弟一样要好。

一直骑着马到了杨国忠府邸门前,杨齐宣才颇感遗憾送杨国忠进了府门,自己不舍看了一眼杨府,这才慢慢悠悠打马离开。

杨国忠却在府里连热茶都没喝上两口便被内侍宣旨喊去了兴庆宫。

李隆基今日难得没有看歌舞,而是坐在龙椅上,看到杨国忠进来,挥手免了他的行礼。

而后开口第一句话就让杨国忠站不住了。

“国忠,你身为剑南节度使,如今南诏叛乱,鲜于仲通久久不能平叛,这么放着也不是办法。你就去剑南监督他一段日子吧。”李隆基轻描淡写道。

杨国忠骇的站都站不住,脑中一瞬间门闪过了李林甫那个古怪的笑。

他就知道!

杨国忠恨的要吐血,他就知道李林甫那个性子只有害人的份,怎么可能会忽然向他服软,合着在这等他呢!

这个关节头上,眼看着李林甫就要咽气了,圣人早就厌烦了处理政务,李林甫一咽气肯定会立刻立新相。

他若是真到了剑南被战事拖住了脚,圣人也不能等他一年半载,肯定会立旁人为相,到时候他的一腔算计就都白费了!

电光火石之间门,杨国忠“啪”一声跪下了,死死抱着李隆基的小腿哭诉:“陛下为臣做主啊,臣和李林甫有怨,臣离开了陛下,李林甫一定不会放过臣,到时候臣想要再侍奉于陛下左右也不能了。”

他哭诉的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杨国忠知道李隆基的德行,喜欢“怜悯”弱小,他只有表现的越依赖李隆基,李隆基才会同情他。

杨国忠又哭:“臣的几个妹子都在长安城,臣实在不想与亲人分离啊。”

还特意扯出来杨贵妃和虢国夫人给自己做人情。

李隆基一听见那句妹子,也是想起了杨玉环和杨玉瑶,先前他也已经在女眷面前夸下了海口要立杨国忠为相。

可李隆基也知道李林甫是知道了那日自己不召见他是杨国忠从中作梗,此举也是为了报复,李隆基也有意完成老臣的临终之愿。

他下意识忽略了是他自己不愿意见李林甫,毕竟天子怎么能害怕呢。

一切都只是臣子政斗罢了。

“唉,右相已经病入膏肓,他如何还能害你?”

李隆基柔和道:“你暂且到剑南处理军务,很快朕就找机会把你召回来,依然让你当宰相。”

杨国忠知道再无回转的余地了,只能一边在心里诅咒李林甫早点咽气,一边领了圣旨。

拖拉了五日,还是不情不愿带着护卫离开了长安城。

正好和入城的李长安相交而过。

那带回来的数千俘虏自然不能带入长安城中,就暂且安置在了城外,等到献俘之日才能由金吾卫看守着入城,李长安却要先入宫去拜见帝王。

李长安骑在马上,看着那辆一看就富贵非凡的马车,眯了眯眼,侧头询问来接她的金吾卫将军。

“那是何人,好生气派啊。”

金吾卫将军也敬重打了胜仗的将领,回道:“那是杨国忠的马车,南诏叛乱,他身为剑南节度使自然要去打仗,只是不知道为何拖到现在离京。”

李长安想起了史书里对杨家人的记载,“瑟瑟玑琲,狼藉於道”,轻啧了一声。

这得是贪了多少钱啊。

李长安在内侍的指引下来到勤政楼,第一次踏入了勤政殿。

这里是李隆基平日正式接待大臣的地方,与平日李隆基经常待的侧殿不同,勤政殿正殿十分肃穆。

“儿拜见父皇。”李长安见礼。

李隆基身穿冕服,高坐在御座上,从上往下打量着自己的这个女儿。

在李隆基关于这个女儿为数不多的记忆里,李长安给他的印象都是“乖巧”“懂事”。

却没有想到她竟然还有这样的军事才能。

多么年少啊。李隆基有点唏嘘,曾几何时,他也是如此年少有为。

可惜他已经不复当年了。想到这,李隆基再看着李长安,心中便涌现了一股复杂的情感。

“起吧。”李隆基淡淡道。

李长安站起来抬起了头,李隆基若有所思的把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阵。

这张脸真眼熟啊,像……武惠妃。

“快过年了,你正好也留在长安过年。”李隆基想挤出来一些父女情深的话。

可努力了一阵,面对着青春正茂的女儿实在挤不出来什么关心之言。

甚至李隆基自带的祖母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