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玄幻魔法>洪荒之我真不是天道> 第94章 历史画卷!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章 历史画卷!(1 / 2)

紫霄宫。鸿钧老祖归位,洪荒大能齐至。太清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娲娘娘、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为首的所有洪荒大能,齐齐朝鸿钧老祖躬身行礼:“拜见老师!”“善!”鸿钧老祖微微一笑,伸出胳膊。那些修为较低的洪荒大能还没什么感觉,但得到了鸿蒙紫气的七人,以及帝俊、东皇太一、鲲鹏与羲和等强者,全都下意识看向鸿钧老祖。鸿钧老子刚才伸出胳膊的动作,直接牵动了大道法则,让他们不得不直立站起。甚至,连他们体内的大道法则都在跟着震颤。此时此刻,众人心中都有一个疑惑,这才千年不见,鸿钧老祖,居然强大到如此地步了吗成为了圣人,居然还能继续强大,而且强大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他们想象!在场洪荒大能的表现,鸿钧老祖看在眼里,心中非常满意。这就是合道之后的威能。若是以往,鸿钧老祖会非常开心,十分享受,但现在……想到那超越了天道三千法则,冷冷看着他的那双眼睛,鸿钧老祖心中叹息一声,古井无波开口:“讲道,现在开始!”……西昆仑,茶铺外面。玄清睁开眼睛,不解的咦了一声。王沫和幼崽们都在里面修炼,身边唯有蜜蜂的嗡嗡声音。虽然有些蜜蜂修为已经不低,甚至已经到了地仙境界,但依旧没开启灵智,更不用说化形了。心中的疑惑没人交流……不过这对玄清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几万年都这样过来了,为了自身安全,玄清才不会出去找人交流。“圆满了……”玄清自言自语道。玄清搞不清楚具体原因,但总感觉,自己好像圆满了不少,无论肉身、神魂、道法,还是道境。看来,这应该是金仙后期才有的异变!修为到了这个地步后,产生的脱胎换骨的变化玄清很快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便不再去纠结这件事情。反正对自己是好事,为什么要纠结何况,他需要纠结的还多了去了呢!最纠结的,就是如今洪荒天地,居然出现了许多变数!每每想到此处,玄清就想抓住鸿钧老祖狠狠揍一顿!为啥要那么早发放鸿蒙紫气啊罢了!玄清笑着摇了摇头,还是不想那些超越自身能力几百万倍的事情了,从自己能处理的事情方面着手吧。那么,什么事情是自己能处理的呢玄清思考了一会儿,发现……一件没有!他不打算离开西昆仑,就算离开,能处理的最高层次也就是金仙境界。对于天地量劫来说,可不是一件没有吗那就……记录下来!玄清点了点头,很快用灵力凝聚出一本金黄色的书籍,开始将脑海里面的记忆具现在书籍上面。已经发生的,从罗睺挑拨三族关系开始,按照时间线,洪荒大事快速前进,一路前行,一直到鸿钧老祖立天庭,以童子昊天为天帝结束。“暂时就这些吧!”玄清看着上面的,认真思考,缓缓点了点头。鸿蒙紫气过早给出去了,但鸿钧老祖合了天道的话,还有挽救的余地。而且,说不定往后的历史根本不会发生变化呢要不红云老祖依旧被帝俊三人灭掉。要不,红云老祖直接成为圣人以红云老祖的老好人脾性,就算成为圣人,应该也不会和别人争夺机缘,所以,红云对洪荒天地的改变是最小的!此时此刻,玄清只能这样自我安慰!然后,玄清伸手一搓,手中的金色书籍化作点点金色光芒,重新浮现在了神识海里面。那些已经发生的,玄清主动灭掉了上面的光芒。还未发生的,依旧闪耀着金色光点。玄清将这本书封存在神识海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怕自己混淆。鸿钧老祖合了天道,等六圣人开始掌管天地,说不定便会开始影响整个洪荒天地的走势,甚至影响生灵的记忆。若真有那种事情发生,玄清可能会混淆穿越前的记忆,和穿越之后发生的真实事件。这样保存在神识海之中,恰好可以对比偏差,若真的有事情来到西昆仑,也能从偏差之中,推理出下一个安全地点。未雨绸缪!自己还真是够怕死的啊!玄清心中笑着摇了摇头,闭上眼睛,郁闷的冷哼一声:“要不是鸿钧那老道作死,我又何必如此辛苦”……紫霄宫。鸿钧正在将准圣修炼之道讲解,忽然之间,没有一丝预兆,鸿钧发现自己出现在了道林之中。鸿钧头顶,恰好传来玄清的声音:“要不是鸿钧那老道作死,我又何必如此辛苦”刚才讲错了鸿钧大惊,连忙朝头顶抱拳道:“前辈恕罪!”“哼!”就听一声冷哼,然后,一本金色的书籍落下,展开,在道林里面铺成了一副长长的画卷。这是那位前辈给自己的正确指点同时也说明,那位前辈不会追究自己刚才、或者以前犯下的错误了?"多谢前辈!"鸿钧恭敬朝头顶方向行礼后,一步来到了画卷的最开端。然后,鸿钧看到了自己算计三族的描述。融合了三千大道的鸿钧,此刻额头不自觉渗出冷汗。原来,那位前辈什么都知道!鸿钧还以为,自己算计三族算计的很隐蔽,不会有任何人知道。转念一想,若是那位前辈不知道才不正常。鸿钧快速浏览,目光落到了一处灰色光点上面。那个光点上面写着:鸿钧作死第一次,本该第三次讲道才赐下的鸿蒙紫气,居然第一次讲道就送了出去。这……刚刚消失的汗水重新出现在了额头上。按照鸿钧原来的想法,的确是想着第三次讲道赐下鸿蒙紫气,若是别人能够成圣,直接在他面前成圣,那样一来,他的位格明显会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显得他心胸宽广,不在乎弟子成圣。但第一次讲道,六蒲团六弟子,首先就不将他的讲道放在心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