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糜汉> 第六百四十七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四十七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2 / 3)

若是常人可能会被许慈的这顶大帽子给扣的头晕目眩,但杨、杜二人却不会。

先不说他们的家世如何,就说凭他们自身的才学,足以驳斥许慈的这番言论。

年纪稍长一些的杨姓士子,看着眼前这位唾沫横飞的老者,要不是大汉有尊老的国策,性情暴躁的他早就起身一拳抡过去了。

可尽管未对许慈进行物理攻击,但杨姓士子却不想惯着许慈。

“方才我与好友言语,在场众人皆一字一句听见了。

在场众人皆可为我作证,我有一字提及“封王”一事乎?

陛下光复长安以来,就鼓励在野士人多加颂扬忠于大汉之人,以向天下人彰显正道。

方才我与好友所为,又有哪一点违背陛下之初衷?

难不成伱是以为,关大将军不是忠义之士,不值得我赞扬吗?

还是你认为陛下的诏令是错的!”

杨姓士子口舌若刀,将许慈辩驳的哑口无言。

不仅如此,许慈还反被杨姓士子扣上了一个大帽子。

这让许慈又气愤,又着急,他的整张脸都变得通红了。

只是许慈却又没办法为自己辩解一句。

在野士子为关羽造势,然后在朝的一些臣子试探性地提出追封关羽为王之事,这是近来长安城内渐渐传播开的一场政治风波。

身为朝廷中人,许慈自然是知道两者之间有着莫大的关联,可他知道,不代表其他人知道。

从表面上看,杨、杜二位士子就是纯粹夸赞关羽而已,这有什么错?

言语上吃了亏的许慈,眼睛都快要冒火了。

可看着周围人看向自己的异样目光,许慈最后还是选择落荒而逃。

只是在离开酒肆后,许慈心中的愤怒并未减少,反而又增加了不少。

觉得自己为大义发声的许慈,立刻就动起了一个心思——既然他无法阻止,那就去找能阻止这件事的人。

打定这个主意后,许慈快速地回到官署中换上官服,然后就朝着宫城的方向走去。

借助着己身太常的身份,许慈很快就进入宫城来到了尚书台之外。

可就在许慈要朝尚书台内走去的时候,他却被尚书台门外的守卫拦了下来

“大将军有令,国家重地,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守卫的话,让许慈直接气笑了。

眼下他是穿着官服的,九卿的官服常人岂会认不出?

身为堂堂太常,难道连尚书台都不能进入了吗!

被气愤冲昏头脑的许慈,一手拨开守卫的阻拦,朝着尚书台内大步跨去。

许慈的举动出乎了守卫的意料之外。

可守卫纵使有心阻止,碍于许慈的身份他也不敢下狠手。

在守卫的心有顾忌之下,许慈一路突破到糜旸办公的大堂之外。

只是到了大堂外后,许慈再无法继续前进。

因为守卫大堂的是糜旸的亲卫。

身为大将军的亲卫,除非是刘备或诸葛亮到来,否则天下间还没有人能让他们退缩的。

见大堂外的糜旸亲卫死死阻拦着自己,许慈气急之下不由得对着大堂内大喊道

“臣许慈有要事求见大将军!”

似乎是怕大堂内的糜旸听不见,许慈一连鼓起中气喊了好几声。

而不出许慈预料的是,在他的高声呐喊下,大堂内终于有了动静。

只见马良、马谡、董允、费祎、蒋琬等臣子陆续从大堂内走出。

那几位俊杰在来到大堂外看到许慈时,他们的眼中都有着担忧的神色。

马谡更是想出言劝一下许慈,可还未等马谡说话,他就被一旁的兄长马良径直拉走。

关羽封王风波背后隐隐有着糜旸的影子,这样的大事若是诸葛亮不发话,不是他们可以轻易插手的。

待几位俊杰都离开后,堂内的丁封出来对着许慈言道

“大将军有请。”

听到糜旸终于肯见他了,许慈暗暗松了一口气。

他不是没有注意到马谡等人脸上的异色,可他并不懂那异色的含义是什么。

眼下他只想着匡正长安城内的不良风气!

下定决心的许慈,跟在丁封身后,朝着大堂内走去。

不久后许慈来到了大堂之中,看到了坐在主座上的糜旸。

在许慈看见糜旸的同时,糜旸自然也看见了许慈。

糜旸是认识许慈的。

许慈,字仁笃,南阳人士。

许慈从师大儒刘熙,精通郑玄经学,钻研多门经学,是建安年间有名的学者之一。

当年刘备平定蜀地后,因地方历经丧乱破坏,学问之事久废不举,于是聚集法典图籍,淘汰各家学说,召许慈、胡潜同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