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武侠修真>长安好> 517 哭也将城门哭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17 哭也将城门哭开(2 / 3)

大的,他会怕这个?
他的声音反而更大了:“那范阳王李复,若是个要些脸皮的,许还会与咱们周旋一段时日!”
“可若他不要脸皮,骨子里是个癫的,学着那卞春梁,一个心情不好便将咱们全杀了,咱们又能如何?”
“到时要么祖宅上下数百口族人皆受制于范阳王,咱们沦为人质,就此让京中祖父和父亲他们被绑住手脚;要么干脆全成了冤死鬼,一同去下面见崔氏先祖,届时泉下相见,各位叔公叔伯便觉得有颜面了不成?”
“你……”老者气得嘴唇哆嗦,伸手指向崔琅:“将他轰出去!”
这纨绔被家主从京师送回清河,交由他来看管,他起先信心十足,认定这崔氏族中便没有他管教不了的纨绔,可日渐他却觉得……纨绔至此,实非人可教也!
他甚至开始怀疑,莫非他们崔氏,果真气数将尽吗?否则崔氏长房嫡脉,怎净出叛逆货色!
“不必你们轰,我自己走!”
崔琅气冲冲地转身往外走去之际,堂内满是无奈的叹息声。
然而下一刻,走到门槛处的崔琅,却脚下一顿,又忽然转身大步走了回来。
“……?”崔氏众人一言难尽地看着他。
“……我不走,我话还未说完!”崔琅立在堂内,神情比方才更添坚定,看向坐在最上方的族老:“叔公可知,崔氏当年起家,凭得是什么?”
那老者紧抿着唇,压制了怒气,定声道:“既如此,便由你来说说,凭得是什么?”
崔琅:“我不清楚凭得是什么。”
族老刚压下的怒气“噌”地又要往上冒,只听那少年紧接着道:“但我知道,必然不会是叔公此时不肯舍弃的所谓固执风骨!”
“崔氏的风骨,是数百年来的锦绣书香堆出来的!此乃后天之物,如一件华服,却不该成为我等身上的桎梏!”
“且我认为,真正的风骨与担当,从来不是不知变通的顽守,而是当进时则进,当退时则退,当死时也不惧死的决断与气魄!”
“崔氏用来传家的,不是这处冰冷的老宅,也不是此处的丰厚祖产,而是我等崔氏子弟!”
“吾等活,清河崔家活。吾等死,则清河崔家死!”
随着少年掷地有声的话,堂内有着有别于起初的寂静。
这寂静间,那少年撂袍跪了下去。
“叔公,自郑家倾覆后,崔家虽仍在,却也早已不再是从前那个无可撼动的崔家。而这世道,也不再是从前那般秩序可控的世道了——”
这句话的声音不再如方才那般响亮,却叫上首的老人有着一瞬的失神。
老人看着跪在那里的少年。
少年自然很年少,也很鲜活,如一只彩羽雀鸟般漂亮轻盈,身上有着未有被层层规则禁锢的飞扬之气。
很快,那少年人身后,又有着十多个与他一样年少的子弟跟着跪了下去。
他们跪在那里,似在提醒着他这个族老,他真的已经很老了——身体是老的,规矩是老的,见识也是老的。
而这短暂的失神间,老者想到了远在京师的家主。
家主亲自择选并送回清河保护起来的孩子,又怎会当真一无是处呢?
正如此时,这个孩子身后跟着跪下的那些少年……何尝不是这一辈崔氏子弟人心所向的体现?
或许,不是只有被他们这些老东西认可的长处,才能被称之为长处。
又或许,家主正在看中了六郎身上这股有别于其他人的鲜明与灵活……
家主曾言,不同局面下的崔氏,需要有不同的家主来带路,因为这世间也从来并非一成不变。
老者几分怅然,几分了悟,再看向崔琅时,眼底的成见无声消散了大半。
但再开口时,语气里却有着难言的复杂和无力:“清河距京师千里之遥……如此局势下,即便是走,只怕也寸步难行。”
如他这般年岁的老人,是在崔氏真正煊赫的岁月中长成的,因此他更加不愿承认如今崔氏的衰败。一旦直面提及崔家也有无能为力之时,老人身上强撑着的那股强势便也随之衰退,陡然显现出无力来。
“去京师自然不可能。”崔琅目光炯炯道:“叔公,我们去西边,去太原!”
族老闻言怔住。
“……太原?”其他族人也面色复杂:“并州……”
太原归并州管辖,而任谁都知晓,并州大都督正是被他们除族的崔璟。
“并州距清河仅有三百里,乃是眼下最稳妥的选择。”崔琅道:“且料想那范阳王李复,也轻易不敢去进犯并州!”
崔氏众族人:“……”
此事的重点是在于并州够不够稳妥吗?
众人脸色纷纭,一时竟没人吭声。
到底是崔琅身边的一名子弟小声问道:“可是……万一太原城将咱门拒之门外,那怎么办?”
这样直白而叫人难堪的话一问出口,那些崔氏族人更觉脸上挂不住了,正要否决这个提议时,只听崔琅道:“那有什么,有我呢,到时我哭也将太原城的城门给它哭开!”
“……”问话的子弟愕然张大了嘴巴。
不得不说,值此危难时,真的好羡慕这样不可抵挡的脸皮,以及这样毫无存在感的自尊……这种一往无前的求生勇气,真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