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开局流放?厨艺在手,天下我有> 第一百零八章 单独出门?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八章 单独出门?(1 / 2)

母女俩说这话就把桌子擦完了。

周氏自然不能真的让客人单独在自家洗碗,便也去灶房相陪。

宋玉枝听过亲娘的话,这会儿也不大确定沈遇是真的能吃,还是知道这种饭品考验而故意强撑的了。

她抽空出去了一趟,寻了药铺子买了一颗山楂丸子。

沈遇饭后又在接着在院子里忙碌。

就饭前和饭后那么会儿工夫,他把宋家所有堆积的柴火都劈完了。

劈好的柴火散了一地,他正把柴火重新归置成柴垛子。

宋玉枝看着他弯腰又起身的,赶紧把药丸子拿出来。

“这是……”

“山楂丸子,健胃消食的。”一边说,宋玉枝一边有些赧然。

她饭前才说过不会亏待了沈遇这个合作对象,所以特地尽可能地多做菜肴、多蒸米饭。

哪里知道自家外祖家传承下来了那样的考验?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少做一些呢!

沈遇看出她的歉然,接了丸子放入口中。

几口把山楂丸子嚼完,他才接着开口说无妨。

“我本来就胃口大,不过是多吃了一些,现下活动了一阵也就没事了。这种习俗由来已久,宋姑娘不必自责。”

宋玉枝看他确实没有不妥的样子,松开一口气的同时不禁问起:“你也知道这个习俗?那你怎么还……”

怎么还傻乎乎地都给吃完了呢?

他俩又不是真的那种关系,何至于为了个合作伙伴让自己身子不舒坦?

他完全可以把饭剩下,周氏好性情,想来也不会说他什么,至多后头私下和女儿嘀咕两句。宋玉枝劝自己亲娘两句,也就没事了。

“在京城的时候听说过。”沈遇接着面色如常地一边做活,一边又补充了一句说不碍事,“我娘也知道这个习俗。她没有伯母那么好性儿。”

宋玉枝想了想也是,赵大娘那爆炭脾气,要是看着自家儿子在未来岳母面前剩饭,绝对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灶房里赵大娘和周氏正在一边说话一边收拾灶台,依稀听到儿子在院子提到了自己,她高声笑骂了一句,“臭小子又不知道在编排老娘什么!”

周氏语调轻柔地劝了一句,赵大娘没再骂人,接着和周氏说说笑笑。

气氛实在太好,宋玉枝听着灶房里传出来的轻快笑声也不禁莞尔。

她跟沈遇一起抱柴,“我外祖家祖籍是鲁地,后来搬到了江南定居。我还当是那两地的传统,没想到京城也有。之前未听大娘提过你家的籍贯,原来是你们是京城人士?”

这次沈遇没再立刻答话了,又恰好别家客人登门来取元宵。

宋玉枝便没再接着问下去。

与此同时,潘家人也回到了清水巷。

只不同的是,之前提着元宵出和节礼出门的时候,潘巧儿神色恹恹,潘大婶笑容满面。

现下距离那会儿还不到两个时辰,换成潘巧儿脸上要笑不笑的,潘家其余人的脸上是半点笑模样也无。

今遭一家子特地给潘巧儿的姑母送元宵。

潘家姑母也不是蠢人,送个节礼何至于出动这么多娘家人?更别说老太太居然亲自上门了。

她只作不觉,请了一众娘家人进门,置办饭食招待。

后头潘家人准备说明来意,潘家姑母已经先他们一步,说起她为秀才儿子重新相看起人家来了。

相看的人家里头既有读书人家,又有富户,条件不是小有余钱的潘家能比的。

就是想让娘家人知难而退。

潘大婶还真不好意思开口了,但潘家老太太对着亲闺女就没有那么多讲究,还是把打算说出来。

“外人再好有什么用?还是不如自家人知根知底,亲上加亲。”

潘家姑母在桌子上直接哭起来,说读书人最讲究清誉,就算不是入赘,但让一个孩子姓潘,那是万万不可的。往后其他人怎么看她儿子?

那秀才郎也趁机附和,说孝道大过天,他做小辈的不能忤逆长辈。若外祖母坚持,他肯定得应,往后再往上考,入仕为官的让人嘲笑就笑了,大不了一辈子不做官了……

说到动情处,母子俩泪眼相看,好不凄凉!

一场团圆饭吃的不欢而散。

到了清水巷附近,潘老太太气得拄着拐杖走的飞快。当儿子的潘大叔急得直追。

潘大婶和潘巧儿这对母女落在最后。

看到女儿神色如常的脸,潘大婶既不禁松了口气,又提醒道:“我知道你存的什么心思,劝你还是早些歇了念头。”

被亲娘大辣辣戳穿了小心思,潘巧儿脸上升起赧然的红晕,但还是道:“我早就和娘说了,就算表哥让人退了婚,姑母不会应下你们的提议的。娘也说时间仓促,短时间内寻不到合适的人选,我看中的人选为何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