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流氓神捕> 第736章:狄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6章:狄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1 / 2)

“这位公公,皇上这么着急招我进宫出什么事了?”狄杰问道。

“这个小人可不知。”太监回道。

狄杰隐约感到有些不安,又问:“高总管呢?”

太监道:“高大总管在陪着皇上和娘娘,一会儿您能见到他。”

狄杰点点头,在太监的引领下径直走进一座大殿。

目入眼帘的是十几位朝中重臣,聂贤和岳华峰也在,领队的是内阁首辅史恒闻。

宝座上端坐着天治帝和武后,在天治帝身侧站着手拿拂尘的高大力。

狄杰发现今天的气氛有些不对,上到皇帝下到群臣都很严肃。

“臣恭请陛下娘娘圣安。”

狄杰按规矩行礼后步入群臣的队列里,站在聂贤身边轻声问:“出什么事了?”

聂贤轻声道:“我也刚到,不过听说到了八百里加急。”

狄杰一惊,八百里加急传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会动用,比如军情、造反、特大灾害等。

如今西北叛乱已平,也没听说哪里招灾,怎么会有八百里加急?

凭着几十年为官的敏锐,狄杰想到了李天顺,难道是押送平西王的人马出了什么事?

天治帝俯视着群臣道:“诸位爱卿,出事了。”

闻听此言群臣皆一征,狄杰心中更加不安。

就见天治帝皱着眉头道:“今早朕收到内阁转来的一份八百里加急文书,是从孟州来的。

说孟州刺史张与坤竟是平西王的同党,带兵劫走了平西王,目前不知所终,今日找你们就是要商量此事。”

皇帝的话落下后,大殿里仿佛打了个响雷,群臣骇然失色,一时间“什么、什么”的声音不绝于耳。

只有一个人的神情很淡定,他就是内阁首辅史横闻。

之所以这么淡定,原因有个,一个是明一个是暗。

明的是,八百里加急文书要先到内阁,然后由他这个内阁首辅转呈二圣,他事前知道内容所以比较淡定。

暗的是,这封八百里加急文书就是他伪造的。

张于坤被杀,儿子被捉,李天顺带着平西王不知所踪,这些消息他在三天前就得到了。

当时慌乱的不得了,没想到儿子和张于坤竟然失手了,也知道张于坤被杀的事朝廷早晚会知道。

经过思考,想出了这个缓兵之计。

就是伪造这封八百里加急文书,先发制人告诉二圣张于坤是平西王的同党,把平西王被李天顺带走,变成被张于坤救走。

因为史恒闻知道,二圣知道这个消息后,必然让内阁派兵马寻找,自己就可以派手下继续劫杀李天顺的和平西王。

只要在半路把他们杀掉,就可以把所有的罪嫁祸给张于坤,把水搅混。

至于张与坤的死因,就说是他们起了内讧,张于坤是在乱军中被杀的。

只要能保住自己首辅的位置,史恒闻自信就能把黑得说成白得,不愁东山再起。

为此他不惜给手下下了一道命令,就是如果李天顺拿史华当人质,那就连他一起杀了。

不就是一个儿子嘛……可以在生。

“肃静、肃静,莫在君前失了礼。”

随着高大力喊了声,众臣这才安静下来。

聂贤眉头紧皱,上前一步道:“陛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与他同样着急的还有岳华峰和狄杰。

天治帝的眉头也是微微皱起,拿着八百里文书看向高大力道:“读一读。”

“是。”高大力接过,朗声念道:

臣,孟州六品参将刘甲扣上。

六月十一日,朝廷副钦差李天顺携五百军士,几十名大理寺侍卫押送平西王至孟州。

孟州刺史张于坤当晚宴请李大人,岂知出现突变,宴会后张于坤携兵马劫持了平西王和李大人。

李大人所带军士大部被杀,等臣带兵赶到时,张于坤以将李大人及平西王带走,不知去向。

臣正派兵加紧搜索,还请陛下降罪……”

高大力念完文书后,群臣又炸开了锅,一阵交头接耳。

天治帝刚想让群臣安静,忽觉头晕眼花,不由用手按了按额头。

侧旁的武后忙问:“陛下,您怎么了?”

天治帝比划了一个莫让众臣发现的手势,轻声道:“有些头晕,你来主持朝会。”

武后知道这个消息对陛下很震撼,其实对自己何尝不是。

在离着京城不到三百里的孟州,居然隐藏着平西王的同党,还把他劫走了,这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反过来再想,平西王的势力竟然渗透到了内地,那京城是否也安全?

武后看向下方众臣,道了句:“都肃静。”

众臣停止议论,肃目而立看向武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