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大国院士> 第231章 不平凡的十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1章 不平凡的十月(2 / 3)

那名依旧站着的研究员,笑着看他。

“这意味着这种对抗材料在面对核辐射的照射时不仅会出现晶界腐蚀,还能做到晶界修复!”

站着的研究员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一脸的不敢置信。

听到这句话,会议室中,其他研究员,包括负责人韩锦脸上都带上难以置信,迷茫,疑惑等各种情绪。

核辐射,能修复材料的晶界?

开什么玩笑?

核辐射本身携带的强电离特性,能破坏几乎所有材料的分子原子结构,造成材料晶界孔隙,原子流失进而出现缺陷。

哪怕是铅这类高密度且稳定性极高的金属制成的容器,在长时间面对核辐射的时候,也会逐渐出现各种问题。

这可以说是一条规则。

若非这样,人类在面对核废料的时候,也不会找不到完善的处理办法了。

核辐射与生俱来的强大破坏性,能让它侵蚀所有的材料。

然而现在徐川却告诉他们,核辐射除了破坏性外,还具备修复性。

不得不说,这是一条让人无比震惊的消息,一时半会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惊讶和迷茫中。

看着会议室中的研究员,徐川笑了笑。

他上辈子在米国加州某原子能实验机构做《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实验,

但后面对这项结论多次进行重复验证,确认没有问题后,才最终确定,通过特殊的手段制造出来的纳米材料,在对抗核辐射上,比常规材料更具有优势。

而正是这项意外的发现,最终让他完善了‘原子循环’技术,研发出了不同的对抗材料,并找到了一种可以将废弃核料重新利用技术。

可以说,纳米材料累积离位损伤——晶界间隙加载与晶界辐照效应,才是‘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技术的真正核心。

本来他是准备在材料实验的过程中让其他研究员自己去发现的,没想到这现在就有人敏锐的注意到了这方面的东西。

这让他挺感兴趣的,心底也记下了这个提问研究员的名字,准备后续重点培养一下。

对于这名研究员而言,这就是机遇。

或许这一批八个人中,也有其他人同样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

但很多时候,机遇也是要自己去争取的。

将问题埋在心底,除了困扰自己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价值。

但提出来,有时候不仅能获得答案,还能获得欣赏。

九月的最后一天,就在徐川的讲解中过去了。

十月黄金周,徐川给核能研发团队的科研人员放了个假,一方面是国庆,常规也会放假,另一方面则是让他们好好消化一下他前两天讲解的各种知识。

至于他自己,则回到了金陵。

核能研发团队那边放假,川海材料实验室这边可不放假,十一黄金周处于加班的状态。

没办法,他的时间很紧。

多线开工注定了他没什么时间休息。

在已经有了完善理论+徐川这名‘先知’的基础上,锂电池电解液材料和人工sei薄膜的研发已经进入了正规。

徐川收集了一下这些天的工作内容看了下后,也一道加入了实验中。

他加入的是人工sei薄膜的研发。

相比较电解液,人工sei薄膜才是重点。

它是用于解决锂电池中最大,最困难的‘锂枝晶’问题的。

在锂电池行业中,锂枝晶是最大的问题,也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稳定性、电磁容量的根本问题。

它是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还原时形成的树枝状金属锂,一般出现在电池的负极。

锂枝晶的生长会导致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电极和电解液界面的不稳定,破坏生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甚至还会刺穿隔膜导致锂离子电池内部短接,造成电池的热失控引发燃烧爆炸。

而且锂枝晶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消耗电解液并导致金属锂的不可逆沉积,形成死锂造成低库伦效率。

表现在现实中就是电池用久了,电量就会逐渐的降低。

这一点在手机上体现尤为明显。

新买的手机电池能支持运行一天,但一年或者两年后,电池就只能支撑半天的运行时间甚至更短。

而人工sei薄膜,就是解决锂枝晶问题的方法之一。

它能阻止锂离子聚集在负极,让其无法形成锂枝晶,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一来,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就可以更换成电容量更高的锂金属。

不说解决了锂枝晶后,锂电池的电池容量能提多少倍,就是仅仅提升一倍,都能让整个世界疯狂。

如果将目前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一倍,则意味着在不改变外形、不增加负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