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三国:开局被董贼挟持> 第110章 望月有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望月有感(1 / 2)

就好像武将喜欢跟随天下第一的猛将建功立业一样。谋士也喜欢跟随有文采的人治国平天下。

历史上的曹操,就以文治武功名扬天下,流芳百世。

贾诩的意思实际上很明显,他想让刘辩将蔡琰作出来的《悲愤诗》占为己有。

然后凭借着一首《悲愤诗》帮助刘辩扬名天下。

不得不说贾诩的想法很好。

如果刘辩向蔡琰开口索要《悲愤诗》,蔡琰也一定不会拒绝刘辩。

不过刘辩有自己的原则。

偶尔剽窃一下还没有出现过的名家作品还行。

堂而皇之的将别人写出来的诗占为己有,这个刘辩万万做不到。

“《悲愤诗》是蔡琰姑娘的心血,我怎么能够将其占为己有。恰好最近这一段时间我的心中也颇有感触,今夜我就回去赋诗一首。”

听到刘辩的话,贾诩笑着说道:“希望将军的佳作能让我们大开眼界。”

因为昨晚跪在忠祠庙外,刘辩一夜未睡。

所以天黑刘辩刚刚回到住处,就倒在床上沉沉的睡了过去。

直到天亮了,贾诩等人来到了刘辩的屋外,刘辩才慢慢的醒过来。

简单的梳洗一番之后,刘辩来到屋外,正好看到贾诩和蔡琰等人在屋外翘首以盼。

“你们怎么这么早,都不喜欢睡觉吗?”

刘辩语落,贾诩就连忙讲道:“将军昨天说要赋诗一首,我们这些人对将军的文采都有一些好奇,所以我们早早的过来,想要拜读一下将军的佳作。”

听完贾诩的话,刘辩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额头。

“昨夜实在是太困了,我回到住处倒头就睡,还真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

“将军,你可不能言而无信啊!”

贾诩颇有一些激动的说道:“将军,承诺过的事情,就一定要尽力的去办到。要知道将军现在麾下已经有了2000多人,你的行为举止都是表率。”

“将军若是言而无信,又怎么去教导士兵们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文和,你不要着急。”

刘辩安抚了贾诩一句,然后跟着讲道:“我心中已经有了城府,这诗信手就可以拈来。”

“将军可不要说大话。”

孙策站在一旁笑了笑讲道:“我承认将军的实力万中无一,可是做学问和上阵杀敌不同。这就好像我,我宁愿上阵杀敌,也不愿坐在桌前握笔。”

“你就是一块朽木,你怎么可以和将军相提并论!”

贾诩狠狠的瞪了孙策一眼,跟着又将视线落在了刘辩的身上。

“还请将军让我等大开眼界。”

蔡琰这个时候已经找来了纸和笔。

在这个时代,纸的价格很昂贵。

所幸蔡琰昨天在洛阳皇宫当中找到了一叠纸张。

在众人的注视下,刘辩将笔握在了手中。

他略略沉默了片刻,就握着笔迅速的在纸上写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刘辩写完这一首诗,想了想又在诗歌的旁边写下了望月有感四个大字。

见到刘辩放下笔退后了一步,贾诩等人连忙扑到了桌子前。

贾诩先是一目十行的将诗歌看了一遍,然后他仔细想了想又重新将视线落在了纸上。

这一次贾诩看得非常的认真,他边看边想,生怕漏掉一个字。

另外一边,蔡琰微微张大了嘴巴。

一双漂亮的眼睛当中写满了难以置信。

半饷过后,蔡琰扭头看向了刘辩。这个时候蔡琰的眼睛当中,又多了一丝崇拜。

“老师,我怎么觉得将军写的这一首诗看上去不伦不类。”

孙策笑了笑又接着讲道:“老师,你说将军是不是在糊弄我们?”

“你闭嘴!”

贾诩狠狠的瞪了孙策一眼,“将军的这一首诗令我心悦诚服,妙哉妙哉,将军凭这一首诗,就足以流芳百世了。”

“老师你不会是在拍将军马屁吧。”

贾诩朝着孙策踹了一脚,才对着众人说道: “将军的这一首诗,借用了一对兄弟的视角,去看待眼前的乱世。”

“首句描写,所有祖业都因为战争成空,弟兄两人也因为战争分散在各地,无以相见。这为整首诗奠定了凄凉悲痛的基调。”

“第二句接着写战乱后的场景,田园一片荒芜,骨肉几多流离,这一句是对首句的延伸和深化。”

贾诩语落,蔡琰也在一旁点了点头说道:“上下句用“寥落”和“流离”两个双声词相对,使诗句在朗读时形成铿锵的语感,这一点是极妙的,也是蔡琰最为佩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