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本的计划,常浩南在410厂的视察应该持续两天时间。
毕竟,除了涡扇10以外,这里还承担着其他不少型号的生产任务。
涡喷14是目前创收的绝对主力。
考虑到有相当一部分歼8c这样的新机,以及歼7f这样的出口飞机都在使用这一型号,因此对于涡喷14的旺盛需求很可能持续10-15年时间。
所以黎明集团干脆把所有跟涡喷13有关的生产全部转给了当年对口支援的贵发集团,自己则把两处主要的制造车间都转产了涡喷14。
至于涡扇10,由于新一代发动机对生产工艺的要求更高,加上黎明集团眼下也不缺钱,因此他们直接划了一块地,准备重新盖一间集中程度更高的现代化车间,专门用来生产这个全新的型号。
除了当家产品以外,航空工业体系内的不少燃气轮机,以及压缩机一类叶轮机械,也都放在410厂生产。
当然,这些肯定就没资格占据主要车间,甚至进不去主厂区了,很多都是在周围单独建厂完成。
而常浩南
根据之前跟俄方那边达成的交易,对方交付的离子镀设备就要全部到位了。
飞机都已经安排好了。
不过技术交换的内容仅限于设备和相关技术,原材料问题还是得自己解决的。
然后赶紧给请到科工委宿舍里面,稍微梳洗一番,又换了件衣服。
最后还是看见了旁边的朱雅丹,才确认对方身份。
今天早晨又起个大早,连飞机带汽车了几个小时才到科工委。
总之当兰秘书在大门口看见常浩南的时候,差点没认出来。
常浩南刚刚离开生产车间,还没来得及吃晚饭,一个电话就打到了他手机上。
这段时间他先是在624所盯着涡扇9a的测试进度,回到盛京之后又直接投入对涡扇10的技术研发。
两個多月时间都处在工作状态下,每天最多通过电话遥控指挥一下火炬集团那边的情况,形象自然有些不修边幅。
总之,
科工委主任直接发话,又是直接把人叫回去,那肯定是大事。
是丁高恒。
之前把温度设的低一些那是没有办法,如果能的话谁不愿意更高呢……
这对于常浩南来说完全属于意外之喜,因为如果能在涡轮和燃烧室内壁表面增加一层高附着力的氮化钛涂层,那么甚至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涡轮前温度,达到真正“准四代”的水平。
这次倒是没让他就近找个保密专线回电话。
总算才恢复了人形。
好在对压气机的设计优化已经基本进入尾声,常浩南现在离开问题也不大。
是直接让他
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
而这个特种气体公司,就正好可以生产镀膜过程中所需的保护气。
至于视察特种气体厂的事情就更是不着急了。
常浩南飞机落地很早,一番折腾之后,此时其实也才到正常上班时间,便和兰秘书一起往科工委的办公地点那边走。
“丁主任这次这么急着叫我回来,是又出了什么紧急状况?”
路上,常浩南首先打破沉默,开口问道。
丁高恒是直接打了他手机,所以哪怕沾点涉密的东西都不能聊。
而兰秘书虽然级别不是特别高,但因为职位特殊,该知道的东西基本都知道。
但是面对这个问题他却是一愣,然后才笑着回答道:
“跟紧急状况没关系,常总您真是贵人多忘事,现在快要二月末了,找您回来肯定是要领奖啊……”
“之前科学技术奖评选委员会联系到火炬集团,但那边说您不在……”
火炬集团毕竟是科技委那边的企业,哪怕跟航空工业系统关系难解难分,但是其中的绝大多数人也没有相应涉密权限。
所以常浩南并不会告诉他们自己的具体行程,通过公司找自己找不到也正常。
“科学技术奖评选委员会……”
常浩南这才想起来,去年夏天的时候,好像确实是说过这么一个事。
他的“息壤”防洪设备在整个抢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为了那次抗洪抢险而设立的荣誉都是严格面向至少是参与过一线行动的人员,愣是挑不出一个发给常浩南。
后来就捉摸着干脆算了,留到科学技术奖评选的时候给个buff。
只不过1997年下半年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如果不是兰秘书提醒,就连常浩南自己都快把这回事忘了。
当然,按照正常情况,常浩南也差不多该混到一个科学技术奖了,只不过现在带着buff,可能奖项的级别会更高。
1998年这会,地位超然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