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武侠修真>官商必杀技> 第6章 出奇制胜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出奇制胜(1 / 3)

袁伟平赶紧虚心求教。

刘矛说他研究过很长时间,干部问题的关键是提名权,我们可以试行干部选拔任用班子无记名投票表决制,革掉李有德动不动自拟个任用名单到厅党组会上讨论的权力。

袁伟平一拍大腿说,好,姜还是老的辣。

办公厅的干部选拔任用班子无记名投票表决制改革,在省直机关还真的引起了轰动。不过,这下袁伟平与李有德彻底掰了。

盖因为,李有德之所以突然之间变得这样硬气,与工作分工有关,与他背后的靠山也有极大关系。

有一个世代流传、禁而不绝、玄之又玄的东西,风水学。其常识无非四句话,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虽然见仁见智,但对后玄武的诠释则一致公认,那就是靠山,办公及居家摆设要有靠山,工作和生意更离不开靠山。也即背靠大树好乘凉,虽俗不可耐,却实用管用。

谁都知道,朝里有人好做官,背靠大树好乘凉,李有德没有机会靠上书记,却靠上了周副书记。

要说这事又是刘矛给创造的条件。那还是五年前,周副书记刚刚走马上任,想搞一个全省经济发展的调研,听说刘矛是大笔杆子,点名要他参加,刘矛则把秘书处李有德处长列入调研组名单。

谁知出发的头一天,刘矛临时受命,组织起草省委书记的全委会讲话,便请示周副书记,是不是再换个副主任陪同。周副书记也很有个性,说不用了,你忙你的,我带调研组其他人去就行。当晚,刘矛特地给李有德打电话,告诉他,一定要陪周书记把这次调查研究搞好。

计划第二天八点整在省委门前集合出发。据说这位周副书记是最遵守时间的,不像其他领导,总是要比预定时间珊珊来迟几分钟。因此大家都提前十几分钟就到了,在等待领导时互相作了熟悉。

八点差五分钟,周副书记走过来,和大家一一握手,正要登车,秘书说等一等,好像还少一位。一点查,原来是李有德未到,这样,周副书记和调研组全体成员整整多等了五分钟,李有德才气喘吁吁地跑来,满脸通红地向周副书记解释。

周副书记却握住他的手,笑着说,不用自我批评了,难道只允许当领导的姗姗来迟,就不允许同志们有事迟到一会吗?紧张的一群人便都带着笑意上车了。

似乎是为了将功补过,李有德在调研时听的认真、记的也详细。每天晚上,其他同志打朴克搞娱乐,他还关在房间里整理、思考。

几天实地调研完毕,周副书记召集大家开碰头会。

参加这种调研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都知道碰头会议的惯例是领导定定调子,大家围绕领导意图分头起草调研报告。因此,说是碰头,没有谁会傻乎乎地去大讲特讲的,都是轻描淡写地说上几句,静待领导指示。

谁知这位周副书记一反常规,要大家敞开谈,依据几天来的所见所闻,作研究分析,谈感想、谈思路。为了说明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的重要性,他还申明自己不准备讲。

这一下就把大家怔在那里,谁也不敢先吭声,等了一会,周副书记便笑着说,看样子是要我来点将了,有德同志,记得出发时你是最后一个上车的,那么为了以示公平,你就先讲讲吧。周副书记的另类幽默,另类逻辑,一下子让沉闷的气氛活跃起来。

李有德其实早就做了充分准备,但还是装作没有准备的样子,说了一番谦虚的话,然后按照调研报告的模式,将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下步对策与措施建议等等,有条不紊地说了出来。尤其是他的参照物不是本省,而是全国,是中央最新精神,所以,他的分析就具有典型意义,他提出的对策更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李有德发言后,又有几位同志发了言。最后,周副书记总结道,毛主席讲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老人家还说,做好调研工作,必须下一番功夫,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我看有德同志在这次的调研工作中是下了笨功夫、下了真功夫的,是按照老人家所说的去做的,大家要向他学习。这样吧,调研报告就由他负责牵头,我们在这里再待上一两天,把报告起草完。

于是,当地领导陪同周副书记去考察当地的名胜古迹,李有德领着大家把报告起草出来,调研组的好几个厅局级领导,倒也主动配合。

不久,《人民日报》显著位置刊登该报告,还加了编者按。不久,李有德直接提拔为副主任,分管最重要的综合处室。

后来有人说,李有德那次是故意迟到,接着又精心准备,精心发言,为的就是给周副书记留下一个强烈的深刻的印象。这些当然无从考证。不过,从此以后,周副书记确实视李有德为大笔杆子,心腹嫡系,重视有加,宠爱有加。从此以后,李有德有底气不买袁刘二人的账了。

这样几个人组成的厅党组会,常常开成什么样子便可想而知。尤其是诸如干部提拔、处分这样的敏感话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