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几亚的土地关系除了分封和统治者所有,还有一部分是从斯拉夫民族传下来的村社系统,由一个或几个原来共同使用农业用地的小村庄组成。村社是土地支配者,定期在农户中间重新分配土地。
未经村社允许,农民无权出卖或转让自己的土地,无权擅自离开村社。村社按连环保原则向农民收敛国家赋税,保证国家的税收。地主是村社的“保护人”,有权监督和维护其土地范围内的秩序和安全,有权撤换村长或其他公职人员,有权向村社提议开除农民,直至将其驱逐出村社。未经地主允许,村社不得改变轮作形式和开垦空闲土地。
这样的土地制度也是彼得打破的目标,因为村社系统限制了农民的流动,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土地贵族的力量。
米尔恰大公开始进行清查田亩,将全国土地分为贵族土地、私人土地、教会土地和宫内府土地四种类型。并且下令即日起只有大公本人才能赐给教会土地,其他人奉献给教会的土地无效。
这样的做法是防止教会势力独大,而且大主教卡罗尔也没有说什么。因为修道院和教堂的土地产出被商会包圆了,教会也有足够的钱来进行商业活动,而且教会也是听命于统治者的,这也是改革如此平静的原因之一。
并且米尔恰和彼得的培养市民政策已经初见成效。瓦拉几亚居住在城镇的人数达到了5万人,首都更是达到了1万人。这在人口只有50万的瓦拉几亚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除了肯普隆格和康斯坦察外,福克沙尼、久尔久、加拉茨等城镇也发展起来。纺织业是城镇中最重要的行业,每年运往国外的纺织品价值超过五万杜卡特。不断扩大的纺织业连带着养羊和亚麻种植的规模扩大。
瓦拉几亚还与特拉比松、格鲁吉亚等黑海国家有贸易往来。贸易的主要物品是粮食和食盐,这是必需品。而瓦拉几亚生产的质量又好,所以他们也大量购买。
通过康斯坦察,黑海沿岸的国家开始与其有了贸易往来。瓦拉几亚的贸易额也越来越多,连带着工商业规模不断扩大。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进展。
————分割线————
克拉科夫,波兰的首都。
这座城市是中世纪欧洲首都的一个范例,从单一城堡发展为充满活力的两个新兴城市这是克拉科夫独具一格的城市发展特色。包括商贸。
由于地处维斯瓦河上游,克拉科夫也加入到汉萨同盟之中。由此搭上了经济发展的顺风车,到现在,克拉科夫已经成为东欧的贸易中心。
瓦拉几亚的商会也在这里拥有一座商站,他们的谷物和食盐都是畅销品。特别是食盐,高级的不像话,王公贵族、富商士绅和平民百姓都喜欢用瓦拉几亚的食盐,而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从英格兰等地方进口的食盐减少,汉萨同盟的部分成员收入减少。
瓦拉几亚商会来到这座城市后给克拉科夫增加了不少收入,波兰国王也愿意看到更多的商人来到这里。
而商会这次除了食盐,也带来了一些不同的东西。一些瓶瓶罐罐。
他们将其中一罐放在展台上,揭开封口,其香甜的气味顺着风传遍了不少地方。
不少商人闻着味就过来了,他们看到展台上金黄色的东西。就是他发出的香味。
这些麦芽都是彼得委托出售的,为了能够快速卖出。彼得也搞起了营销,毕竟这种东西可是很紧销的,不管是什么,那些商人都会买的。
果然,在甜味的引诱下。一个商人钱买了一小罐然后迫不及待的打开。
“好甜,是不一样的。”
有了这个商人开头,不少人都拿着钱购买。生怕这些美味被别人抢走。而他们在获得后想的不是吃掉,而且转手卖给其他人,那些贵族一定很喜欢。
不只在克拉科夫,在布达、加拉塔等地,麦芽都很受欢迎。特别是加拉塔,为了能够抢到一点,价格越来越高。而加拉塔的贸易收入是整个罗马帝国年收入的7倍,可以说来到这里做生意的商人都是巨款。
麦芽很快卖完,而这时他们又拿出另外一种,用甜菜熬制的。不过这种产量稀少,只有一点点。所以只会出口到加拉塔。
甜菜和蔗相比逊色不少,但还是有人喜欢买。谁会嫌少呢。
彼得也开始重视造船的问题。不管是海军还是远洋贸易都离不开造船,所以他打算在康斯坦察筹建一座造船厂。
目前各国使用的船只是克拉克帆船,这种帆船能够实现远洋航行。其船上的四桅上挂有三角帆及横帆,这足够提供动力令船只航行速度增加,即使逆风时也无碍航行。
可是,当遇上强风时,它那庞大的体积亦会容易出现重心倾斜,令船只坍塌。
所以,彼得决定提前让克拉克帆船的后继者,盖伦帆船出现。
盖伦帆船以风帆作为动力,而一艘盖伦帆船大多配备有三至五根桅杆。除了最后一根桅杆使用三角帆外,它大多都配以横帆作为船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