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4章 生机(1 / 2)

今天的会议,说是碰头会,不如说是茶话会。

大家集思广益,纷纷说起自己对新厂房的想法。

当然,有些关键的东西,谁也没提,毕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呢。

最后,苏富民建议,明天去把那边的面积丈量一下,再确定后续的事情,这个话才结束,村民们才意犹未尽的散开,各自回家。

“阿梨,凤和村有你们,真的是有造化了。”苏富民看着走在路上还在热烈讨论的村民们,感激的对花梨说道,“我替乡亲们谢谢你。”

“民叔,怎么又说这些呢,我这么做,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更好点儿而已。”花梨每次听到这些都很无奈,因为她不知道怎么接这些话。

“你今天当着大家的面开这个会,不就是想激励大家吗?我懂。”苏富民是真心感谢花梨,之前的凤和村也挺好的,村里虽然有些别的声音,但,大体上,能处,可,绝没有现在的气氛。

现在的凤和村,人人眼里有了光。

就好像……对了,就像花梨家的老酸枣树,以前眼看着要枯了,如今却是枯木逢春,被注入了生机,完全活过来了。

没错,就是生机。

“民叔,您想多了。”花梨尴尬的笑笑,她是真的没有想那么多,完全是看到卡车想到订单想到市场才提了那么一嘴,结果就成了现在这样。

“我没想多。”苏富民摆摆手,笑道,“好啦,不早了,我回啦,你们忙你们的。”

说完,手负在身后,唱着小调欢快的走了。

花梨:“……”

“民叔是真高兴。”陈柳妹笑道。

“大家都高兴。”杨三妹接了一句。

“都散了吧,接下去,我们得更忙了。”陈金松对还坐在这儿的众人说道。

“金哥,忙不过来就招人,健康很重要,别把自己累坏了,嫂子会心疼的。”花梨笑着叮嘱,前面说得都挺正经,后面一句却是开起了杨三妹的玩笑。

杨三妹红着脸白了花梨一眼,动手收拾桌上的空茶杯。

众人哪里会让她们干这个,每人拿起自己用过的,还顺手就抢了陈柳妹杨三妹收拾起来的几个。

“弟妹,厂房需要图纸吗?”陈金松看向花梨,想问问图纸需要请人设计吗?

“我回头画好给你。”花梨想着自己见过的做食品的厂房,揽下了这件事。

做食品,卫生安全是重中之重,必须借鉴最先进最完善的那一套。

另外,还有设备也得弄,不可能厂子弄起来了,还靠着陈桥栋一个锅一个锅的卤。

“金哥,厂子扩大了之后,需要流水线和别的一些设备,这个有办法吗?你看看哪里有这些,价格多少,咱们先做个计划。”花梨有点儿担心设备,那可不是几千几万的数。

“好。”陈金松也是面色一凝,认真应下。

从工坊转成厂房,这中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研究。

花梨回家后,把各种事情都写了下来。

她以前的家里,有亲戚办厂,办得还挺成功的,每次过年聚在一起,就免不了要听一遍他们从无到有的创业之路。

有时候是他们自己说,有时候是别人替他们说。

他们用他们的方式,讲述曾经的艰苦来教育小辈们。

她就是小辈们之一。

现在,倒是要感谢这些苦口婆心的长辈们,有他们的经验,她才不至于茫无目的。

1、厂房选址。

2、厂房建造的图纸、材料预算。

3、需要的设备预算。

4……

一写就写到了零点。

花梨还精神亢奋得很,不过,人却感觉到了疲惫,于是,她收起了东西,喝了半杯温水,关灯睡觉。

熬夜不可取,得牢记!

第二天一大早,花梨正吃早餐,就听到苏富民的大嗓门在前面休息区传过来。

“金松,准备好了没?不是说今天去量地吗?”

花梨忙喝完剩下的几口粥,叼着卷饼,揣上一个水煮蛋出去。

“阿梨,快来快来。”苏富民也在注意花梨家的动静,看到门开了,立即朗声招呼,“咱们争取今天把地确实下来,正好,这几天田地不忙,明儿我就让大家把那些地给清理出来。”

他比花梨等人还要积极。

“谢谢民叔。”花梨合掌滚动水煮蛋,将蛋壳滚得碎碎的,一边笑着应道,“您吃早饭没?”

“吃了,我一早就起来准备了。”苏富民连连点头,又转身看向村里的方向,那边来了几个人,都是村干部,他笑道,“这边人到齐了,就等你们了。”

“来了。”陈金松背着挎包,手里拿着本子,后面跟着两个小伙子。

丁小禹还没回来,记录的事情只能他替上,俩小伙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