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小朝会,嘉靖宣布了筹建大明水师之事,潘璜本想表示反对,但嘉靖一说是萧风的建议,潘璜就闭嘴了。
钱的确是紧张的,但得看怎么花。从历史经验看,萧风花出去的每一笔钱,都能给朝廷带来很大的好处,这一点潘璜心里是有数的。
但严嵩立刻表示反对,其原因有三:
第一建船是工部的事儿,而工部管事的已经不是自己的干儿子了。
第二建成的水师是兵部管,而丁汝夔恨不得跟萧风穿一条腿的裤子。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这是萧风建议的,凡是萧风建议的,老夫自然都要反对一下!
当然这三个原因一个都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但这难不倒严嵩,他自然有能公开的理由。
“万岁,萧大人毕竟年轻,求功心切。这份心思自然是好的,只是朝廷从成祖以后就禁海了,自然是有原因的。
大明的根本是土地,大明的根基在中原。建水师耗费极大,真到国有危难之时,却又毫无用处。
大宋水师曾横行水路,打得蒙古人无计可施,但真到遍地烽火之时,也只落得浮槎海上,最终君臣投海自尽啊!
臣并非说水师无用,只是朝廷的骑兵尚未丰满,陆地上远不能说高枕无忧,苗疆又反意尽显,怎能靡费钱财建什么水师呢?”
平心而论,严嵩这番话的确有理有节,其举出的宋朝水师的结局,也是十分有力的论据,群臣都看向萧风,看
他如何应对。
萧风郑重拱手:“严大人所言,确有道理,只是管中窥豹,难见全貌。
自古以来,强军胜过苦战。大明多年来一直与倭寇缠斗不休,究其原因,就是大明海防几乎空白。
朝廷为了剿灭倭寇,每年要花多少银子,养多少士兵在江南沿海?海边子民被杀被抢,各地县城被烧被毁,又是多大的损失?”
严嵩坚持道:“倭寇不过跳梁小丑,朝廷消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萧风摇摇头:“严大人说这话,是根本不知倭患的根源。
就算我前段时间杀了不少倭寇,就算胡宗宪和俞大猷他们能将已经上岸的倭寇都杀光,又有何用?
只要倭国一发生战乱,大量的倭寇仍然会蜂拥而至,而我们还得继续和他们作战,永无休止!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沿海之地,向来有‘五寇一倭’的说法,五个倭寇中,只有一个倭国人!
剩下的四人中,多曾是沿海之民。就是因为他们在沿海即无法安全打鱼,也无法得到保护,无奈只能与倭寇妥协、勾结。
大明若无水师,则只能守,不能攻,只能被动地等着人家来打,如此沿海之地永远是大明的祸乱之源,吞金之地!”
萧风说到此处,见嘉靖和群臣都抬着头,微微张着嘴,显然气氛已经到位了。
当即用力一挥胳膊,两手分开,摆了个仰天抱月,壮怀激烈的姿势。
“成祖时为何不行海禁?那时大
明水师何等威风,只有我们打别人,没有别人打我们,自然不用海禁。
是后来大明水师逐渐衰弱,在海上打不过了,才不得不退回岸上防守。为了防止敌人大量混入,不得不海禁!
但若是大明水师重现辉煌,不但能阻断倭寇来犯之路,更能打开商路,为大明日进斗金!
到那时,大明国力飞升,国运昌隆,万国来朝,大明即可吸纳万国气运为自己的国运!”
因为是小朝会上,萧风不便明说这事对嘉靖修道的意义,但嘉靖瞬间秒懂,当即一拍书案。
“师弟言之有理,重建大明水师势在必行,各位爱卿有何意见?”
严嵩无比沮丧,无奈地拱拱手,既然嘉靖这么说了,他肯定不能再公开反对了。但沮丧让他的动作稍慢了一点点……
“臣,附议!”
严嵩惊讶地回头,看向徐附议,徐附议一脸谦恭,连台词都没变,但他以前可从不会抢在严嵩前面发言啊!
一瞬间,严嵩的后背嗖嗖地吹进了凉风,严党官员们脸上也都有些不自在了。张居正立刻跟上。
“臣也附议!”
丁汝夔没想到自己从铁杆粉丝瞬间变成了第三,赶紧表态。
“臣也附议!”
潘璜等了片刻,见没有别人附议了,自己才明确表态。
“臣也附议。”
这就够了,嘉靖满意地点点头,看向严嵩,严嵩赶紧表达迟来的爱。
“万岁高瞻远瞩,老臣不及也,老臣自当统领内阁与六部,
全力支持萧大人。”
本以为此事到此为止了,不料萧风却随即提出一个新问题。
“万岁,重造水师,需要工匠不在少数。如今工部巧匠堂中只有几十人,入世观中工匠也不过百人。
而且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