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闻远
朱怡炅只略一思忖,便作出安排:“吩咐御膳房,给王卿送一份参汤,现在入秋了,南方天气阴寒,让王卿务必保重身体。”
前明没有御膳房,而是光禄寺,后来又改成内监负责。只有清朝设立了御膳房,朱怡炅所幸没去更改,直接保留了。
“遵旨。”
女官拱手应道。
这份参汤,可以有什么暗示,也可以没有暗示,全看王闻远自己怎么理解。
而且有轮值秘书官盯着,皇帝晚上还要留出时间考校太子,肯定是出不了什么大问题的。
就算真的养废了也没关系,大不了换个储君便是,他可不止太子这一个儿子。
……
谨身殿。
朱怡炅正在照常批阅奏章,才刚抽出一份,却是福建巡抚递送的奏疏。
福建巡抚上奏,福建纺商行,多家海商巨贾联名向朝廷请愿,请求朝廷发兵攻打印度吉大港,进一步为朝廷开拓印度市场。
只要朝廷愿意出兵,不仅闽浙商行的纺商贾可以合力,甚至他们还能劝说广东海商,为朝廷大军共同募集军费海船,还有认购一些还没打下来的海外领土权利,就像之前收复吕宋战争一样。
朱怡炅并未被这些商贾条件意动,无非是这些商贾从先前的吕宋战争上尝到了甜头。又见朝廷愿意为了海贸之利,不远万里渡海征讨盟友荷兰人。
是的,现在的吉大港属于英国人的地盘。而且孟加拉虽然已经实质上成了莫卧儿帝国的割据军阀,但真要中国发兵远征这里,不可避免肯定会同时招惹两个国家。
朱怡炅直接提笔批驳:“军国大事,朝廷自有决断,岂可经由商贾置喙?”
虽然朱怡炅也想要印度地盘,还有这块在孟加拉地区拥有重要地位的吉大港,但这都要慢慢来,现在的中国在他手上可谓是四面树敌,亚洲范围内到处都是敌人。
印度这边的吉大港太远,短时间内肯定是不可能出兵的,就算要出兵,也不能听这些商贾的,他们要什么朝廷就干什么。
商人影响政治太可怕了,如今濒临崩溃的荷兰,还有后世总统一卸任不是被“自杀”就是关大牢的韩国。
处理完福建巡抚的奏章,又随机抽出几份,基本都是各地奏事报,中间还批到了浙江巡抚奏章,也提到浙江商行请求朝廷出兵印度的事。
不出意外,同样被批驳了。
就这么前后批阅半个时辰,稍微抿了口茶,恢复了下状态。这才重新抽取一本,看封面竟是科学院递上来的奏疏。
如今的大明科学院早已是朝廷正式部院,虽然不参与国家政事,但也有了上奏的权利。而且内部也被进一步细化,至少现在黄五这个院长不必事必躬亲,可以专心研究改进蒸汽机,并将其应用到战舰军事。
之前的蒸汽船属于试做型,别说用于战舰了,就是正常海运都够呛,而且没跑多远燃料就耗尽了,甚至蒸汽机也因为满负荷运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属实任重而道远。
打开奏本,简单扫看一眼,蒸汽纺纱机取得重大突破,可以进入量产化。
朱怡炅瞬间瞪大眼睛,奏章来自科学院蒸汽机民用小组,基本都是白话,而且没一句废话,后面还附带了全新蒸汽纺纱机的制造图纸。
将图纸拿出来,配合奏章上的原理注释,朱怡炅仔细研究半天,才算弄明白这玩意儿跟以往的纺纱机有何区别。
简单来说,就是对比原来纺纱机,加了一个小玩意儿——锭翼。这东西可以装在一整个机械加捻结构上,配合机器自主完成原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加捻步骤,极大提升纺纱效率。
因为不论是蒸汽纺纱机的初号机,还是后来另辟蹊径的水力纺纱,都需要人工辅助。的纤维强度太弱,用机器加捻很容易就会崩断,必须要人力手动加捻。
然而,现在不需要了。
这种新型结构,不仅蒸汽机能改造,水力机也能加装。
朱怡炅虽然完全没看懂这衣架一样的结构,到底厉害在那里,但只看实验结果和预测效率,他便明白,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将要濒临崩溃。
无论蒸汽机还是水力机,只要推广开来,靠着比人力更快的效率,手工纺纱肯定会被逐渐淘汰。
这个过程快的话可能要十几年,慢的话也不会超过三十年。因为商人逐利,当有更快更高效的方式,他们肯定会大面积推广,初期的几年也只是害怕没那么高效。
而且,真正闻名世界的丝绸织造,还是需要人工纺纱,机器纺纱只能织造粗布。
蒸汽纺纱量产化开始,不仅中国市场的手工纺纱会大面积受害,世界市场范围内也会遭受巨大损失。
因为纱产量一上来,中国商贾为了尽可能倾销出去,必定联手去跟欧洲人打价格战,不断挤压纱的价格,排挤欧洲殖民地的纺纱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