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尔塞回至鸿胪寺为外藩使节安排的招待所。
当天晚上,便收到了朱怡炅回赠的礼物。
分别是几件瓷器,还有两盒南赣雪茄。
“雪……茄?中国居然还有这种样式的烟草……”伊尔塞看着精美锦盒中放置的雪茄卷烟,有些吃惊。
这是中国皇帝单独赠给他的,装着雪茄烟的锦盒就两份。
一份回赠总督,还有一份则给他这个使节团代表。
伊尔塞回想那个陪同送东西的通译官的话,这种“雪茄”烟草的价格十分昂贵,似乎是上流阶层才能抽得起的奢侈品。
这倒是给了伊尔塞极大满足,中国皇帝果然还是重视荷兰人的。
在将这些雪茄烟小心翼翼收好,又扭头看向那几件瓷器。
伊尔塞由衷赞叹:“这些瓷器真是太漂亮了!”
虽然他完全不懂这些瓷器的艺术,但仅从那个细腻精美的色彩。
这瓷器……绝对好卖!
只要能带回欧洲,绝对比那些颜色单调的青瓷能够卖出更高的价钱。
是的,伊尔塞收到的这几件瓷器都是珐琅彩。
明清虽也对外出口瓷器,却通常只出口青瓷,珐琅彩还是近几年釉彩技术革新后才出现的新瓷。
即便放在中国古代所有瓷器中,珐琅彩都属于制备最精良、产量最稀少的瓷器。
当然,朱怡炅手上除珐琅彩外,还有着粉彩瓷器,同样也是近几年才出现。与送给伊尔塞的珐琅彩一样,都是技术不成熟的残次品。
只要内行人仔细观察,就能在一些细节处发现不少冰裂瑕疵,但拿来糊弄这些荷兰人已经没啥问题。
不对,怎么能说是糊弄,即便是这些不成熟的珐琅彩、粉彩瓷,放到欧洲也足够吊打那些传统青瓷了。
朱怡炅送这些瓷器、雪茄烟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借此时机为雪茄烟和瓷器品打通海外市场。
这些荷兰人虽然离谱,但至少做生意方面还是在行,而且极为热衷。
雪茄烟讲究的是上流品牌,而珐琅彩、粉彩瓷也肯定更符合欧洲人的审美。说难听点就是欧洲人欣赏不来颜色相对单调的青瓷,他们还是更喜欢五颜六色的艺术品。
只要海外市场一打通,那民窑也就能顺势发展起来了。
朱怡炅送出的珐琅彩瓷器,都是由民窑出货。
如今的大明已不存在官窑,所有官窑都被尽数承包给了民窑商户。
不要提什么国家资产,因为明清朝廷的官窑就是个坑,还是个天坑。
不仅完全赚不到钱,而且极为的劳民伤财。
这其实不难理解,只要了解一下明清两朝的官窑经营模式就能清楚。
满清的官窑模式继承自晚明,都是采用“官搭民烧”,即每年下发“部限”和“钦限”。前者是额定任务,后者则纯纯摊派。
“钦限”摊派往往都需要占据民窑中最好的窑洞。
那些民窑虽然烧窑技术非常成功,但是否能烧造成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有的时候一次烧下来,精美的瓷器一个都没有。民窑窑主都是自负盈亏,烧成功了就赚钱,烧坏就赔本。
而通过长期烧窑经验,窑内分为不同的位置,放置不同的瓷器。而那些能烧造精美瓷器的位置,便是民窑能赚钱的主要因素。
当民窑接收到派发的任务,都需要把最好的位置放置御窑瓷器。成器后,还要经过御窑厂精选,并且百般挑剔。
如果民窑无法烧造或者挑选者认为器物不合格,就认定没完成任务。御窑厂就把自己烧造的御窑瓷器高价卖给民窑,让民窑用这些买来的瓷器再上交给御窑厂,用于完成“钦限”任务。
《江西大志.陶书》便记载:“部限瓷器,不预散窑。钦限瓷器,官窑每分派散窑。其能成器者,受嘱而择之。不能成器者,责以必办。不能办,则官窑悬高价以市之,民窑之说以困也。”
虽说在名义上,民窑接到烧造任务,御窑厂要给付高价工钱租金,但实际往往是虚钱实契不说。
由于民窑没有上等瓷料,要完成“钦限”,就必须出钱跟御窑厂购买。而内监则又用“以低青给诸窑,追呼其值“的手法,高价把青料(青瓷的)卖给民窑,来榨取民窑更多的利润。
如此,这“官搭民烧”一整套流程走下来。不仅劳民伤财,损害民窑市场,还会同步压榨地方财政。皇宫却只是得到免费瓷器,这里头的利润全被督窑官和太监们赚走。
所以,不如直接承包给民窑经营,刺激民窑技术革新。
伊尔塞看着那些珐琅彩瓷器,越看越觉得爱不释手。
这些在他眼里已然不是什么瓷器,那可都是钱啊!
还有先前的一盒雪茄烟,只要带回欧洲,绝对能够让他狠赚一笔。
朱怡炅的目的同样也成功达到,就算那位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