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他这个南宗已经被封了衍圣公,被砍脑袋的那个北宗衍圣公严格来说已经不算合法衍圣公。但这还是让孔传锦战栗不已,如芒在背。
至于那个雕龙金柱,其实明眼人都能看的明白,使用雕龙金柱虽然僭越。可那个金柱实际是在孔庙里头的,并非在衍圣公府。
而孔庙早被雍正封王,而且还是直接追封五代,用金龙柱没啥问题。
当然,也可以硬说雍正只是伪清胡虏,也配为君?
“尔去了曲阜,当好生配合地方官府,以恢复民生为要。”朱怡炅头也没抬,叮嘱道:“山东久经兵乱、天灾、瘟疫,百姓死难者甚众,民生多艰,切莫学那北宗伪孔,再去鱼肉百姓,可都听清了?”
孔传锦连忙拱手应道:“臣自当谨遵陛下教诲!”
朱怡炅说:“下去吧!”
这衍圣公,到底是难以废除。
衍圣公便是皇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精神代表,他可以把北宗街圣公杀了,甚至屠灭满门,天下士绅也不敢多说什么。
因为至少还有南宗衍圣公在,可要是他把衍圣公废除了,那必然会激起激烈的反弹。
朱怡炅虽然想携大胜之威进行改革,但这等涉及根本的还是不能妄动。
就算不想承认,现在天下的确还是要靠这些文人士子。
即便是广开民智,没个十几二十年,都不可能真正取代士大夫的地位。
这是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
好在北宗孔氏被他杀的人头滚滚,这南宗衍圣公便是迁居山东曲阜,重新主持孔庙,也将不敢造次,甚至两三代帝王都会老老实实。
至于往后,那就往后再说。
再好的制度,也束缚不了人心的。
待孔传锦走后,朱怡炅继续批阅奏章,关于前线军报战功,随军枢密院早便整理完毕。
现在又与南京枢密院各房参照商议,又行整理汇总一番,这才呈递御案。
朱怡炅仔细翻阅,沉思片刻,朱批:“可。便按枢密院所奏办理。”
按照枢密院呈奏,此战杨恭当居首功,其先后收复归德、曹州。尽灭八千伪清索伦兵,缴获战马四千余匹。
又奇袭切断伪清大军粮道,一举奠定河南战场胜局,可谓居功至伟。
但同样的,其冒险绕后突袭,扰乱枢密院在河南战场的布局。这便是过失,该罚,肯定不能再按首功封赏,以免助长其不良风气。
这也是枢密院、内阁、秘书官三方共同建言。
看到这里,朱怡炅不由伸手捏了捏鼻心,觉得头疼不已。
这个杨恭,真就是屡教不改,打仗屡屡行险用兵。虽然最后都能获胜,但每次看到都着实让人揪心难办。
朱怡炅为此还专门安排了一个参谋官,结果屁用没有不说,参谋官也被杨恭这泼才同化了。
而除了杨恭,剩下三军,功劳基本相差不大,何向明击溃了伪清大军,又在其后完全收复河南。
于可成、周海忠,两个军联手打下整个山东,还生擒伪清山东大军主帅觉罗满保。
这些人的赏赐拟定都是封侯赐田,何向明被封祥符侯(开封),周海忠封沂州侯,于可成封兖州侯。
都是三代以后,减等世袭。
现在大明尚未一统,北京未复,实在不宜封赏太过。
田产倒是可以多赏赐一些,大明现在不缺地,只山东、河南两省几乎称得上地广人稀。
杨恭的爵位这次不变,因为他不听指挥,只赏赐更多田产弥补。这也正好,也省的朱怡炅不好处理。
除去军中将领,文官这次也有封侯,便是朱承训这个随军枢密使。
算上他,现在内阁便有三个侯位,如此也是在进一步抬高枢密院地位。
而上面的高层文武得到封赏,下面的底层士卒自然也得按功劳多寡予以赏赐。
不过这次赏赐,田产则都在山东、河南地方。这既是利用两省多余土地,也是在让明兵士卒于两省扎根移民。
至于如此拿土地作为封赏,会否引爆人地矛盾。现在可是乱世,两广、山东、河南这些地方,都因为兵戈、天灾、瘟疫问题,人口损失严重。
若真有哪个地方人太多,那当地官府自会着手安排移民。
事实上,从大明还未北伐之前,福建便已经在阶段性的往台弯府迁去过多人口。
主要是往台北、台东那边移民。
这种移民肯定会给补偿,不仅要多分土地,官府还会给予耕牛,台东垦荒区甚至还有军队协助帮忙。
官府也会发放民兵兵甲,并拿出粮食对民兵预备役进行闲时操练。
而且除去这些地方,还有没收复的云贵西南、西北,乃至漠南,这些都是可移民的地区。
至少朱怡炅还活着的时候,人地矛盾都不太可能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