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3章 意外发现(1 / 2)

这时候,队正带着绑着的船主上来了。

杨青阳并没有急着将其泼醒,而是掰开了他的嘴,果真在其牙槽之中发现了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杨青阳将其扣出,发现其外面是动物皮革缝制的极小的皮囊,想必这就是刚才丁三服下的毒药。

“将他泼醒...”士兵一瓢水泼在了船主脸上,将其打醒。

“说,你是谁?那丁三又是谁?”杨青阳问道。

船主看到了一旁的杨弓举,心知行动失败。

“你休想...”船主搅动舌头,却发现毒药已经不见了。

“想死,没那么容易...”杨青阳笑着说道。

船主却闭上了眼,昂起了头,不再言语,抱着一股视死如归的决心。

见船主不说话,杨青阳也不急,吩咐道:“等交给大理寺再好好审你...”

“海州官员何在?”杨青阳亮出了李旦给的令牌。

“下官海州衙官杜发响...”一个小官吏模样的走上前来。

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市舶使、市舶司,也没有海关...出海的事宜都有当地官衙的官员署理,海边也有负责巡查稽查的都游奕使,时时巡查。

“我且问你,这艘货船是何人所有?要去哪里?所运何物?”杨青阳问道。

杨青阳虽然年轻,但是手持皇帝令牌,便是钦差使者。

所谓使大官小,杜发响也不敢小觑杨青阳,连忙回道:“回大人,据船主自报,船主自称吴老大,所运是粟米,前往都里海口...”

都里海口,也叫都里镇,便是现在旅顺。

“你们详细搜查了么?”杨青阳问道。

“呃...搜查了...”杜发响有些忐忑的说道。

从这里运粟米出海比较常见,所以杜发响只是随意抽查了一部分,并没有详细搜查,所以并没有发现压在下面木桶中的杨弓举。

“现在这艘船欲劫持朝廷命官出海,若非圣上及时察觉,只怕歹人已经得手,你检查不严,是失职的...”

“这...大人明察...不是卑职失职,实在是这一船粟米甚多,不能全部检查,往常也都是抽查...”杜发响连忙解释。

“看在你及时助我登船杀敌的份上,暂且不计较你的得失,我现在命你,立即将这艘贼船拖到岸边,详细搜查,一个地方也不能错过...”杨青阳严厉的吩咐道。

杨青阳带着父亲回到岸上,喂了一些吃食,命人找来一辆马车,让其躺在车上。

又将船主吴老大装进囚车,再将丁三和那些船员的尸体装上车捆好...

杜发响这边也带人将整艘船翻了个底朝天,前来汇报道:“大人...除了在木桶之中发现了粟米,还在船甲板缝中发现了大量的铜钱。”

“哦...还有意外发现呢!有多少?拿来我看看...”有大量铜钱这件事倒是出乎了杨青阳的意料。

“得有千贯之多...”杜发响回道。

现在大唐闹钱荒,商人们多是用帛交易,家中有几十贯钱的已是大富大贵之家,这一艘大船上就搜出上千贯之多,着实令人惊讶。

杨青阳接过一贯钱,仔细看了一下,竟是色泽较好的官钱,也就是真钱,并不是私人铸造的假铜币,于是将钱装入囊中。

“杜大人,这贯钱我要先带回洛阳,剩下的铜钱吗,你负责清点装车押送往洛阳...粟米分给穷人...大船派人看管好...不得有误...”杨青阳吩咐道。

“下官明白...”

杨青阳随即带着车队往洛阳赶去。

好在天气寒冷,丁三等人的尸体一时也不会腐烂。

...

等到传信的禁军士兵回到洛阳,距离元宵节那夜已经过了六日了。

元宵节的假期早已结束,朝廷也已经已开朝议事多日。

前几日还在坊间流传的杨弓举被劫事件,这几日迅速被另一个重大的消息给覆盖了。

那便是朝廷颁布了一项旨意,改造织布机。

刚开始听闻改造织布机的时候,百姓们还有些不解,认为朝廷这是在胡搞。

但是在见识了新的织布机织布的效率之后,又全部被震惊了。

毕竟对原有的织布机,稍加改造,就能提升织布效率五倍以上,这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那可是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的,同样一个人,一天能多织布五倍以上,多织布就能多卖钱,多卖钱就能过得更富足,这是百姓们切切实实的利益,所以谁不愿意啊!

而且没有钱改造的家庭,官府还借钱给百姓改造,这是何等的好事啊!

旨意一经颁布,才几天的时间,普通百姓特别是那些家中有织布机的百姓,无不欢呼雀跃,争抢着要去改造。

百姓们又争相打听到底是谁想出了改造织布机的方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